游淼微微睁开眼,看见一盏五光十色的琉璃灯,挂在屏风上,光华旋转,倒映在他的瞳孔里。

翌日清晨起来时,雪停了。

游淼刚起来,漱口刷牙后,李治锋便吩咐小二准备了热水,两人在后院的澡房里以热水洗了个澡。

洗过澡后,他们穿过市集,在面摊上吃了早饭,游淼又清点了银两,说:“路应该能走了,来,咱们今天就把钱给花完。”

李治锋道:“不留点过日子吗?”

游淼道:“今天买的东西,自然就是过日子的了,先随处看看。”

李治锋道:“买个挖耳勺,族里没有挖耳勺,大家耳朵都堵着。”

游淼:“……”

李治锋:“?”

游淼欲哭无泪道:“好的。”

游牧虽然能生存,却终究不稳固,游淼想来想去,还是种地最靠谱,曾经在江波山庄时,他总觉得地少,事实上江波山庄的地也半点不少了,游淼却还是常常想,要是整个扬州都是他的,那就好了。

现在给了他一块辽东,千顷平原,百里山川,终于有足够的地了,想怎么经营就怎么经营,岂不快哉?住在辽东的汉人应当也不少,要找人种田,必定是能种的,就不知道什么时候种,一年几季而已。

游淼在市集上走来走去,看到吆喝的商人小贩就琢磨,关外特产是没必要买的,回去要多少有多少,茶叶就更免了,树苗……种子……这个好。

“小麦能种关外吗?”游淼问。

“行啊!”那商贩道,“怎么不能?就是得多费点心罢了。”

“这个呢?”游淼道,“这种也是粮食?”

“这个不是人吃的。”商贩道,“这个是番薯,西边丝绸之路带过来的,把这块给种下去,不用浇水,随便种种就能发芽。吃的时候还吃底下这头,给猪牛羊吃!”

游淼又看了几种作物,塞外以种植玉米、水稻多,水稻居然也能种。游淼记得在书上也看过,东北一地,日晒时间虽短,土壤条件却足够,是能种植物的。

可惜胡人不惯农耕,正梁关内外,只有少数的汉人在种。

试试吧,游淼买了辆车,还买了大豆、甜菜籽、小麦种子和一种没有听说过的作物,通通装上了车。游淼还买了不少酒槽,预备用山泉水酿酒。

天气太冷,无法种桑养蚕,布匹是不指望了,吃饭实现自给自足就行。什么茶具布匹,南方的特产,通通不要,只买了一叠挖耳勺,就这样挖耳勺还贵得要死。

“这在江南一个铜钱一把。”游淼忍不住骂那奸商道,“卖一钱银子,你坑人呢!”

奸商道:“哎哟少爷,你也知道江南一个铜钱一把挖耳勺,还跑这儿来买这玩意儿?!”

游淼想了想,说:“我给你签个字,画个押,下回过来时给你钱,你这一整箱挖耳勺,我用三斤天字号人参换,来,给你盖个印。”

说着游淼用辽东王的印玺,给那奸商打了个白条,商人顿时就被吓着了,大叫道:“王爷”

这声喊把所有人都吓得够呛,游淼在天启做官时,奸商之能便早已扬名塞外,乃是中原商会的头号传奇人物,这时候所有人颇有点贼孙子见祖宗的架势。

“嘘。”游淼忙示意道。

游淼收拾东西装车,把钱花得干干净净,当即就有人上来问:“王爷,小的们想出东梁关去做生意……”

“王爷,小人的货是童叟无欺……”

“王爷……”

延边的消息往来最是及时,商人们都是百事通,显然不久前已听说了南边的事,游淼受封辽东王,走马上任的消息没几天就传开了。辽东虽僻处塞外,却有兽皮以及人参、鹿茸等山珍,先前因与高丽开战,后又有五胡入关,久不做生意,如今人人都盯着这块地,想去辽东做生意。

“王爷现在是光杆子将军。”游淼转念一想,不对,好歹有个李治锋,便改口道:“王爷和沙那多陛下现在是一双筷子,要啥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