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淼认真一算,今年也是南逃的第三个年头了。当年孙舆还活着,政事堂论战之时,游淼就说过,五年,最多十年,就要举兵中原,否则终身无望。在恢复民生后,无疑开战是能获得最多百姓支持的。

游淼设想了一下当朝廷宣布开战后,民间的舆论,想必不会再像几年前一样。

“未来的三年内,确实是最好的时机。”游淼道:“但是要宣战,就要做足最好的准备。”

“什么准备?”赵超淡淡问道。

“一:确保后方有充足的信心,一切都能最大限度的支援前线。”游淼如是说:“二:将领之间不能有意见冲突,让大哥带兵。三:只要在中原开战,我们就势必会面临多线作战的险境,犬戎、匈奴、鞑靼,这三方将非常难缠。四:禁止南方士族子弟,借这场战争的机会混进军队立功,不能对他们有任何牵制。五:朝廷不能以任何理由召回聂将军等前线将领,以免功亏一篑……”

赵超道:“你还是回朝吧,游子谦。”

游淼长出了口气。

“我再想想罢。”

这一次,游淼没有再直接拒绝赵超。毕竟,光复中原是他们在很久以前就说好的最后一步,也是孙舆的遗愿。

“我打算先赦涂日升的罪。”赵超道:“让他参与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