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娘自是激动起来,吐沫星子飞溅地把事情从头到尾给孟张氏讲了个底朝天,还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子保证,韵秋是个好的,全是被周婆子那些黑心肝的带累了,要是她说一句假话,就把一双眼珠子挖出来,送给孟张氏当滚珠儿玩!
再说,韵秋要真是个不稳妥的,咋地她也不能说给自己的亲闺女做妯娌啊?她就是看在邻里的份上疼惜韵秋,可以越不过春桃去不是?
朱大娘的话句句在理,无可反驳。
孟张氏当下就信了七八分,剩下的三两分还在顾忌外人的眼光。
可想起自家那个闹得自己脑仁子疼的小冤家,就咬咬牙托了朱大娘去李家递个口信儿,说想正儿八经地相看韵秋。
她不是个不知道变通的老古董,那李家姑娘要真眼见是个好的,就遣了媒人上门提亲。
得了准头,朱大娘是一路脚下生风地跑到林氏那里去报信儿。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瞌睡了递枕头啊!
不说现在这一团糟的情形,就是最开始二丫能说给刘木匠那样的家底,林氏一家已经是很满意了。
谁曾想倒霉到极致的时候,偏偏还就等来了救世主!
双阳镇老孟家是什么样的人家?不知道有多少比自家家底厚实的人家挤破了脑袋要和孟家做亲,万万没想到,这块香喷喷的驴肉火烧偏偏送到了自家嘴边了……
惊闻这一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人家上门递话头儿,而且还是在自家焦头烂额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关头,正坐在板凳上捡豆子晒黄豆酱的林氏“呼”的一下猛地从凳子上站起来,掀翻了原本放在她腿上的竹筛子,里面的黄豆“哗啦啦”滚得满地都是。
可是,林氏哪里还顾得上心疼地去捡黄豆。
林氏先是不敢置信然后就是喜极而泣,“真是老天开眼,这回二丫可算是熬出头了!”
一旁的刘氏也是高兴地抹了把眼角,“娘,我就说小姑手巧心善,将来必是个福泽深厚的!”
想想孟家家境殷实可靠不说,孟张氏也不是个难缠的婆婆,将来还有春桃照顾着二丫一些,妯娌间相处起来必然是和和睦睦。
尤其是那个孟小海,林氏可是见过一面的,虽说记不太清了,但还记得人长的精精神神的,说话也有礼有节的。
现在孟张氏都亲自跑到朱大娘家打探消息,看来十有□是要成事儿了,就差相看这临门一脚了,林氏怎么会不答应?
想着孟小海眼看就是自家女婿了,林氏一边笑一边抹眼泪,语无伦次地让朱大娘快去告诉孟张氏一声,一副生怕答应的晚了孟张氏就会反悔的样子。
朱大娘笑呵呵地拍着林氏的胳膊安慰道,“行了,李家妹子你可别再哭了!这不知道的还以为你遇到啥解不开的疙瘩了呢!要我看,这相看的事儿是宜早不宜迟的。今个儿都已经后半晌了,不如明个儿去把韵秋从城里接回来,我后个儿上午领了孟家人到家里相看,怎么样?”
林氏婆媳一直把朱大娘殷勤如火地送到院门外老远的地方。要不是想着孟张氏还在朱大娘家里,现在要是上赶着去碰面显得太过急切,林氏真是恨不得把朱大娘一直送回家去呢!
送了朱大娘,林氏啥活也干不下去了,怀里就跟有只猫在挠一样,坐卧不宁的,时儿蹙眉忧思时儿自说自笑。
刘氏知道婆婆满心欢喜,可看林氏这样魂不守舍的样子,真怕林氏欢喜过头啥的,反而把自己弄出个好歹了。
这可不是瞎说的,有的人就有欢喜过头得了失心疯的。
想到这里,刘氏立马狠狠在心里呸了自己几口,乌鸦嘴,就是心里想想也不成,这不成了在诅咒婆婆吗?可不能再这样想了。
刘氏一边在院子里一个个地把滚得到处都是的豆子捡回来,一边还要提心吊胆地观察变得有些神神叨叨的婆婆。
直到大郎收工回来,刘氏才算找到了主心骨,心也有了着落了!
听到这个从天而降的好消息,大郎也是高兴地恨不得把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