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 / 2)

本来想着交道打的少,韵秋是想着可着五两银子买的。

不曾想林老板倒是爽快,“我看姑娘是个守信的人,以后拿货可以先付一半定金,等姑娘卖了珠花再把余钱给补上。”

韵秋自是喜不自禁的赶紧道谢。

这样每次能多拿点好料子,也省的自己频繁的往县城跑了。

虽说不算太远,可这三十里路也不是易事儿啊。

何况她一个大姑娘家的,家里也不放心她一个人出门,每次来还都要有人陪着。

这次,韵秋交了五两银子的定钱,领了十两银子的东西。

韵秋回到郭家,郭大叔,不,应该是干爹已经不在屋子里了。

不妨林氏已经跟郭氏说了韵秋妗子周氏的事儿,两个老太太正在猜度着周氏的手段......

明天就是周婆子的生辰了。

郭氏出了主意,“要我说,明天可不能让秋丫头跟了你去拜寿,去年才刚过了大寿今年就又折腾上了,指不定就是有人在她家等着相看呢!”

郭氏两口子都是叫韵秋为“秋丫头”的,这不同与富贵人家使唤的下人。乡下人家叫自家闺女、侄女这样的晚辈,名字后面加个丫头,是很亲热宠溺的一种称呼。

“可就怕那天万一周氏没啥铺排的,我要是不带二丫去,可不就是被她拿了短儿。我们倒是不怕啥,我是心疼我那娘家大哥又要跟着我们受夹心气了。”林氏为难地开口,她现在真是左右为难。

既怕周氏会做啥对二丫不好的事儿,又怕猜度错了连累了一母同胞的大哥不得安生。

郭氏满脸的不赞同,“大妹子,你可不能没个成算啊。那周婆子是个啥样的人儿?光听你说,我就知道她是个无利不起早,耍奸的婆娘。这样的人我可见的多了,为了自家能得些好处,她是啥狠手都伸的出的。现在可不是只有一丁点儿的苗头,估计从给秋丫头赎身开始,那周婆子可就没憋啥好屁。咱可不能因小失大的,让秋丫头去冒啥险的。要我说,你那娘家大哥也太不济事儿了,就是受点夹心气也是他活该。再咋地,他可都是周婆子的男人,周婆子再厉害也不能吃了他不是?可秋丫头就不同了,不是她生的更不是她养的,......”

林氏终于被郭氏给说动了。

没想到郭氏又有了新法子,“干脆就让秋丫头在我家住两天得了,避过了明天的风口子再回去。半晌里不耽误她在家做珠花,赶到晌午还能过去给我和她干爹搭把手!”说道后来自己倒是先笑了起来,“大妹子,我心直口快的,可不是存心要使唤二丫帮我卖油饼子的!”

林氏也笑起来,“瞧老姐姐说的。您能这样直白的说出来,说明您是真的把二丫当了亲闺女了,我哪里还能不知好歹的生起气来了?再说,自己闺女,搭手干些小活能算啥大事儿?就我那个小儿子全哥儿,这次因为不能跟着进城好帮忙卖油饼子,还在家掉了金豆子呢!”

郭氏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我就说那个小子是个讨人爱的机灵鬼!”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多多支持啊!

33惊梦

韵秋看她们两个都说定了,也不反对。

不仅因为郭氏的法子好,还因为缘分真的是很奇妙的东西。郭氏老两口都是踏实和善的人,初见的时候就让韵秋从心底倍感亲切。

虽说刚认识不久,但她一点也不怯生,根本不怀疑郭氏的提议是包藏啥祸心的。

虽说人心险恶、人心莫测,但世上的好人还是远远的多于坏人。

再者,郭家只有老两口,人口也简单,没有啥不太方便的。

郭氏和韵秋赶着时辰把林氏送去坐上了回杨集镇的大车。

回去的时候,遇到在门口闲坐的街坊,是个满头银发的耄耋老妇。

郭氏就高兴地拉了韵秋过去搭话,先是问候了几句,之后才说“毛大娘,这是我刚认的干闺女!”

韵秋顺着郭氏的话音叫了声“毛奶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