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哥儿不乐意了,“娘,你怎么不给兔子吃?”
林氏笑骂他,“你知道什么,不晾一晾草上都是露水,兔子可是一冒肚子就止不住的,冒上几回可就连本钱都没了。鸡鸭苗是不怕的。”
刘氏也在一旁笑,“全哥儿,可真是这回事。”
韵秋也不知道还有这一说,但她才不会自爆无知,就看着全哥儿吃瘪偷着乐了。
吃了饭,大郎去帮朱大娘家干活儿,全哥儿背了竹篓子和一群孩子跑出门了。
刘氏用刷锅水煮菜叶子喂猪仔,韵秋抱了大宝做鬼脸。
围圈里的小鸡苗都撒开了,家里原来的几只鸡苗子正撵着昨天刚买回来的小鸡苗子用嘴叨,心疼的林氏赶紧跑过去分开。
“娘,这啥时候才能不叨啊?它们怎么不去欺负鸭苗啊?”韵秋从来不知道连鸡苗都会欺生,还只欺负同类。
林氏笑起来,“你见过人欺人,可曾见过人欺鬼?”又接着说,“过了今天等这一大群小鸡苗混熟了就好了!”
韵秋无语,一群鸡苗子弄得好像跟人似的。
然后又听到林氏说,“二丫,这两天地里没啥活,我想明天带了你和大郎去你大舅家看看,顺便还了钱,再看有啥活就让大郎帮一把。”
“哎。”韵秋迟疑了一下才接口。
对与懦弱惧内又善良的大舅她是真的怒其不争不知道该说什么。
原本,对于妗子她是一眼不想看一句话也不想说的,可偏偏这吝啬鬼这回居然借给了他们家银子。
算了,去就去吧,毕竟都是娘的娘家人。
对于这位妗子,人敬咱一尺,咱不说还一丈了,也总得还一尺回去吧?
韵秋把大宝递给了喂完猪的刘氏,就洗了手准备去做绢花。
只见韵秋选了片桃红的布条对叠窄了。。。。。。用针细细的缝了两道。。。。。。把细铁丝从两条线之间的空隙处穿过去。
这种细铁丝多是扎纸铺子用来扎灯笼、白事用的纸扎小人啥的,又细又软。
围在旁边的林氏和刘氏只看到韵秋迅速的来来回回的拉紧铁丝缠了几下子,一朵桃红的布花就做好了。
林氏和刘氏惊讶的不得了,“这么一会儿工夫就能做成了!说不得看上几回谁都会做了。”
韵秋微扬起头骄傲的笑起来,“这是最简单的,我还会掐杜鹃、榆叶梅,只要有合适的纱,我还能做出牡丹呢!”
刘氏不自然的摸了摸鬓角的那朵桃粉色头花,“小姑,会不会太艳了?”
韵秋安慰她,“嫂子,你年纪轻轻的正合适了!等我做出更好的,你再挑几朵儿好看的换着戴呗。”
刘氏连忙摆手,“可别,戴我头上都白瞎了,哪有卖了换钱实惠啊!这一朵就尽够了。”
韵秋笑了起来,又不放心的问道,“娘,嫂子,我刚才说的你们可都别忘了啊!”
刘氏忙点头说,“我都知道,不会乱说的。”
林氏不满地说,“你什么时候见到娘碎嘴子了?”
韵秋刚才说了,自己做绢花的事先不让外人知道。
说不定这就真是个能挣钱的好活计,要是出现些枝枝节节的小意外给弄瞎了,那可就是哑巴吞黄连了。
毕竟像刘氏头上这种简单的绢花,手巧的媳妇看上一遍怎么做的,只要有了细铁丝啥的,一试摸就能做出来,保不齐也会生了做绢花卖的心思。
虽然自己会做的花样子做,但没有挣着钱之前她还是着别出啥岔子才好。
更何况,强中自有强中手,她的这个能耐放到赵府可是算不上啥的!
也就是趁着庄户人家见识的少,能在大槐庄逞一下能罢了。
在赵府的时候,也就是一堆丫头凑趣做着玩的的,哪曾想到有一天要靠做绢花换钱了。
有些手生,韵秋费了半天功夫,才做出了一朵精致些的榆叶梅。她呼出了口气,还好没忘记,多做几个,就能再精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