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2)

这边只有大哥一个!”

林氏想了想,“咱李家在村子里是孤姓,没有宗族祠堂的出面管束他们,能求的也就是里长了。可是,不到鱼死网破的境地也不好找里长出面的。”

“娘,现在的里长是朱家的还是罗家的?”韵秋知道一般村子的里长都是从大姓宗族里面选的。

林氏说是朱家的。

韵秋细想了一下,“娘,我觉得朱大娘是个热心肠的。。。。。。”

林氏惊喜,“按辈分,你朱大伯还是里正的叔叔辈。那我这就去求了你朱大娘去!”说完,不等韵秋开口就急火火的走了出去。

韵秋看了看做了一半的饭,只好自己接手了。

过了好一会,林氏才一脸喜色的回来了,“你朱大娘也替咱们不平,说肯定帮咱。我又等了你朱大伯回来,当面得了他的允诺才回来。”

韵秋听了也高兴起来,“万一打起来,只要朱大伯带了子侄站在旁边帮咱压压阵,咱就算有了倚仗了!”

“可不是,就算真到了看不下去的时候出手了,里正也肯定站在自家人这边,也就是站到了咱这边!”林氏边说边掀开了锅盖子,“啊?是你把饭给做了?”

韵秋无语,“娘,就我和大宝在家,不是我还是大宝啊?”

林氏笑起来,“娘不是不知道你会嘛!”

韵秋撇嘴,“你闺女可是在赵府的厨房干了两年活呢,可不只是会烧火。”

林氏脸上乐开了花,“好好好!寻亲戚的时候,咱可又多了个善厨艺的说道了!”

等哥嫂从地里回来的时候,韵秋正把着刚睡醒的大宝撒尿。

她已经帮他们舀好了洗脸水,也凉好了茶水,用的是全哥儿刚从河边剜回来的黄黄苗烧的,喝了可以清热败火。

吃饭的时候,大郎说,“娘,您今天的骨头汤煮的比往常好喝!”

林氏笑了,“是二丫煮的!”

正在给大宝喂奶的刘氏也抬起了头,她没想到小姑还会煮饭。

大郎很吃惊,“那你真的会做你说的那么多我连名都没听过的菜?”

林氏也好奇,“二丫还会做什么稀罕菜?”

全哥儿则是大声嚷嚷,“姐姐你什么时候才给我做好吃的点心?”

饭桌上一下子热闹起来,韵秋只好一个个的挨着解答,一家人算是在七嘴八舌中吃光了一锅饭。

吃了饭,大郎和刘氏又接着下地了。

韵秋家院子里只有一棵还没挂过果的杏梅子,小的根本遮不了阴凉。

现在家里也没了猪要喂食,林氏用刷锅水拌了些吃食给小鸡崽子,就带了韵秋去河岸那边的榆钱树下凉快。

每年二三月份的时候,嫩嫩的榆钱结的成串子,不仅可以生吃还可以拌了面蒸了吃。在赵府的时候,也有庄子里会来事儿的管事孝敬上榆钱儿、槐花儿这些乡野风味给主子们尝鲜,厨房就会掺了鸡蛋煎成饼子。

韵秋抱了大宝说,“娘,这边真凉快,还有风呢!”

林氏正在给全哥儿缝补裤子,闻言笑了起来,“可不是,这是顺河风,就是别的地方不起风这里也会凉快些!”说完又想起了一件事,问韵秋,“二丫,你的针线怎么样?”

“缝缝补补的都还行,可绣花就不怎么样了!”韵秋在赵府里,也就是在姐妹之间学着往帕子上绣个简单的花样子。

林氏听了已经很满意了,“那就够了,庄户人家没有富人家里那么花哨,这也要绣朵花那也要绣只蝴蝶的,缝缝补补才实用。等过几天,娘再教你学着给大宝绣两个肚兜、扎一双虎头鞋就齐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