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大概早把自己查干净了,周怀夏懒得多说几个字,节能。

边朗正要收回手,旁边吕谨主动握了上来,力气颇大,她张口就道:“你好你好,我叫吕谨,边长官,您是什么级别?”

她还没见过活的高级别军官,吕志华女士知道了,一定很敬佩自己吧。

边朗:“……”

“不要有阶级头衔的危险意识,大家都是同志!”沈亦指点吕谨,挤上前扯开她的手,自己握了上去:“边同志,你们队员车改得挺好,能不能给张改装清单?”

边朗沉默,果然隔着屏幕和线下见面受到的冲击程度还是不太一样。

好在边朗这么多年也算见多识广,他稳定情绪一一回道:“是,不要有阶级意识,叫我同志也行。改装清单恐怕没有,都是军方才有的东西。”

边朗请三人坐下,目光掠过周怀夏,最后看向沈亦:“如果你想要一辆也可以,只要加入我们。”

吕谨手肘杵在桌面上,笔直举手:“边同志,您是要招揽我们吗?”

沈亦也懒洋洋跟着举起另一只手:“边同志,加入你们有什么好处?”

说要谈谈的周怀夏却双手揣兜,坐在两人中间一言不发。

边朗有点头痛,他忽然有点摸不清三个人。

根据所有调查资料显示,周怀夏背景简单,双教师职工家庭,五岁之前大病小病不断,家人四处寻医,五岁之后恢复正常,一路成绩稳定中上游。高考发挥超常,进了S大,上学期成绩一直保持第一,但心理学专业的第一,似乎并不可疑,尤其对她而言。唯一称得上异常的情况,就是周怀夏进入大学后总爱睡觉。

吕谨则更简单,除了母亲在国内心外科名声卓然外,她自己只是医学生,从小到大教师评语永远只有两句:成绩优异,热于助人。

至于沈亦调查起来费劲很多,他家庭背景过于富裕,从小各国飞,学习经历颇多,行踪常保密,但这种保密程度对他们而言谈不上难度,最关键的是沈亦会自己删自己的踪迹,尤其是网络上的痕迹。

如果不是没查出来他犯过罪,边朗很怀疑沈亦的成分。

边朗分析完三人去年到今年所有参与过的案子,认为周怀夏通过能力“看到”了一些事,和热于助人的室友吕谨分享后决定一起救人。而她们意外救下的沈亦,则负责在背后调查并指挥。

这一切是有迹可循的,自从沈亦加入后,他们频频涉入大案中,沈亦还预先做好了各种防护准备,比如咖啡馆和改装车。

但今天见面后,边朗隐隐觉得不对,出于指挥的本能,他在沈亦身上嗅不到任何一点同类的味道。

边朗看向眼皮垂下的周怀夏,反倒是她,B021说的没错,周怀夏看起来和普通大学生没区别。

也正是太普通,太正常,才更加古怪。

一个有特殊能力的人,表现不该如此,总或多或少会显得和他人有所不同,哪怕不做任何事,他们的眼神都不一样。

边朗见过这种人,无论哪一方,他们和普通人中始终隔着一条越不过的线。

他迅速调整来前做好的谈话计划,直接看向周怀夏:“你之前说要谈谈,我过来了。”

周怀夏抬眼:“您是923所负责人?”

旁边沈亦插嘴:“923是一所机构?怎么取这个名字,跟公交车编号一样。”

“算是。”边朗坐在会议桌最前方,身体微微靠后,目光扫过三人,问周怀夏,“923所不在军网记录中,你们怎么

知道的?”

孔平倒是知道这个名字,但他接受了军令,不会向外透露。

不在军网中的东西,沈亦也不可能查到,除非他们进入军事禁区中取得绝密档案。

周怀夏笑了声,抬手指了指脑子,慢吞吞道:“您不是特意测试过我?我怎么知道那些消息,923所负责人应该最清楚不过。”

边朗一顿:“你从谁那里得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