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小鱼儿发烧要昏过去,鱼沉壁一边背着她去看村医,一边教她唱童谣:“以后找不到娘亲了,你就唱这首童谣,娘亲听到声音会过来找你的……”

“好。”

“春日的池塘边,泡泡一串一串……”

她唱一句,小鱼儿跟着唱一句,听到小鱼儿的声音,她心中酸涩悲痛,她的人生已经成为一个笑话了,绝不能让小鱼儿也步她后尘。

她们母女俩不该是别人的踏脚石。

是故,在小鱼儿的烧刚退下后,她对外声称婆母遭了意外,匆匆下葬婆母,带上小鱼儿,去都城找宣明朗。

若只差信去都信报丧讯,她不放心。

她要亲自过去,毁了宣明朗的“齐人之福”,要将宣明朗这些年所得到的荣誉和地位,牢牢掌控在她们母女手中。

只是未料到在赶路过程中,小鱼儿染了病,说着胡话,嚷嚷看到了奶奶。

鱼沉壁心中有愧,总觉得是婆母的鬼魂来闹事,买了佛珠放在小鱼儿身上。

恰逢瘟疫横行,随行队伍误以为小鱼儿染上瘟疫,抛下她们母女二人。

鱼沉壁被迫带着生病的小鱼儿辗转在各色赶路队伍之中,母女二人到鸾州时,小鱼儿又突发高烧,陷入到昏迷之中。

她本还想继续赶路,看到小鱼儿这个样子,不得不暂且停下。

“琳琅,你不要吓唬娘亲,娘亲这去给你找郎中,你在这里等娘亲。”

整个城的郎中都在忙着治瘟疫,无人愿意跟着她去看病,她求了好久才找到一个郎中,等她带着郎中过来,乌篷船上已经不见小鱼儿的身影。

“船上那小丫头吗?她病死喽,尸首刚被收尸人扔到乱葬岗去了。”

鱼沉壁心神崩溃,失去理智,慌不择路去乱葬岗找郁娘,她以为是婆母在报复她,想要带走小鱼儿,哭着求婆母报复她就行了,何必要去害小鱼儿,小鱼儿是无辜的。

她在乱葬岗中翻了一具又一具尸体,也没有找到小鱼儿,却意外救下一位和小鱼儿年纪相仿的姑娘。

……

这似乎是对她作恶的惩罚,让她失去了她最为在乎的女儿。

她悲痛欲绝,又不得不打起精神,怀揣着恨意回到都城。

当她带着救下来的那位姑娘下马车时,宣明朗看到那姑娘,竟笑着揽住她:“我们琳琅都长这么大了。”

她眼神微动,看向那姑娘,那姑娘也在战战兢兢看她,她阖了阖眼,给了一个眼神,姑娘立即识趣开口:“父亲。”

“诶,好琳琅,真乖巧。”

鱼沉壁看着宣明朗脸上一派慈爱的模样,心中不由浮起浓郁的嘲讽。

他这么多年未回家,竟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认识了……

真是可笑!

她借着守丧,成功阻止宣明朗纳妾,又大度表示不介意幼子的存在,提出将幼子记在她名下,以后算作正房嫡子,由她来教导。

宣明朗又惊又喜,见她如此行事,哪怕后来三年守丧期已过,也未再提出纳妾。

自此,宣府之中只有她一个女主人。

她这些年,一边收拾掉不安分的通房,养废嫡子,一边派人暗中去找小鱼儿,可惜石沉大海,始终找不到一点讯息。

她只得寄托于神佛,每日虔诚念经,期盼着能再看一眼小鱼儿。哪怕是亡魂也好,也想要再见一眼她的小鱼儿。

然而命运弄人,等十多年后,她再见到小鱼儿却没有认出来。

甚至她在一次次与小鱼儿的交锋中,狠狠伤害了小鱼儿,最后还亲手将小鱼儿逼得陷入疯魔。

待真相大白那一天,她才恍然明白,真正该疯魔的人是她啊。

神佛似乎怪她罪孽深重,不仅没有帮过她,还在暗中狠狠嘲讽了她一把。

原来她费尽心思要害的人竟然就是她心心念念要找的人!

“小鱼儿……小鱼儿……”

她终于找到了她的小鱼儿,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