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郁娘今日不打算如她的意。
郁娘向苗苗暗示一眼,苗苗心中一激灵,还记得郁娘先前吩咐过的话,于是上前大着胆子开口:“咱们郁娘子心地善良,连东宫养的狗都记得为它点上长明灯祈福,可却被三公主说成鬼鬼祟祟之举,实在是冤枉,反倒是三公主鬼鬼祟祟点的长明灯,还没有给我们看呢!”
说完话,苗苗连忙偷瞄郁娘。郁娘点头,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苗苗嘴角止不住挂起。
众人这才想起来还没看南廷婉的长明灯,目光遂望向婢女手中的另一盏长明灯。
南廷婉自觉行得端,坐得正,不怕被看,于是向婢女道:“你把我的词读出来。”
婢女战战兢兢开口:“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有人不解开口:“这首词出自《周易》,是指契若金兰之意,并无不妥啊……”
又忽有人道:“不过民间俚语中,常用这首词暗指……”
“暗指什么?”
那人闭口,吓得不敢说了。
徐妙兰紧了紧身上的大氅,接过话:“暗指菜户对食,磨镜之意。因此,有此之癖女子,酷爱这首词。”
众人愣了愣,眼神诡异的看向南廷婉。
“怎……怎么会是这个意思……”
南廷婉也是一愣,冲到长明灯跟前,取出来词牌,仔细看着。
前面一行确确实实是她所写,但后面一行却不是她写的,且她也只认得第一行字的意思。
当初祈福牌上写下“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本意是想告诉宣若薇,让宣若薇不必忧愁,她们二人合力,什么事都能解决。
想到这,南廷婉怒目道:“有人给我的词牌加了字……是你……”她想都没有想,便指向郁娘。
这词牌,若只有第一行字,瞧着意思再正常不过。但是加上了第二行字,连在一起,私情之意甚是明显。
郁娘神色如常:“三公主,你觉得妾身加了什么词?”
“是后面这句话,‘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我根本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也不没有写它。”
“那前面那句话三公主知道是什么意思?不知三公主要与谁同心?与谁断金?”
“我……我……”她自然不能说出来,这话当初是要和宣若薇合力,一起对付郁娘,支支吾吾一番,遂又道,“我这二人指的不是人,而是君民上下一心!本意是想要祝我大乾国强民盛,国泰民安之意!”
郁娘心中泛起冷笑,这三公主现在倒是口舌伶俐,会辩解了,可惜她也做了万全之策,绝不会给三公主再翻身的机会。
“三公主若是怀疑是妾身加了字,可将你的词牌交给皇后娘娘,让皇后娘娘来评判词牌上的字迹是否一样。”
南廷婉没多想,将词牌递给皇后,眼中挂着泪,委屈开口:“还请母后您为女儿做主。”
惠娴皇后没看她,拿过词牌后,比对着词牌上的字迹,瞧着并无异常,看不出来什么。
正琢磨着找专业之士来辨别,这时,指腹忽然摩挲到词牌背后的凹凸,忍不住转过来细看,待看清背面刻着的小像后,当即失了颜色。
祈夫人离得近,抽抽搭搭之际也瞧到这背面刻着的小像,止住哭泣,佯装讶异道:“这不是宣姑娘的小像吗?这腰上别着的鸣玉铃,刻得是栩栩如生。”
这话进入到众人耳朵中,似石头骤然投进湖水里,激起一圈圈涟漪,人群中很快响起叽叽喳喳的讨论声。
“词牌上写诗,又刻小像,这怎么瞧着也不对劲啊……”
“难怪她们二人常扮作男子在外游玩,原是……”
没人把话说的明敞,可话中意思却十分明朗。
宣若薇惊慌看向南廷婉,不知道南廷婉的词牌上怎么会刻有她的小像,这是在搞什么鬼?
南廷婉也是大惊,下意识否认:“母后,这是她在冤枉我,我压根没有刻什么小像。”话锋一转,她瞪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