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慕云便笑道,“昨日送来秋天的料子,正说给针线房送去,您就来了。给我爹爹和慕岚捎回去做两件衣裳吧。”
史太太看得明白,几匹深色料子是男子的。难不成是七老爷的?纪慕云只是个妾室....
“放心。”她笑得满脸开花,“还是姑娘好,走到哪里都惦记家里。我家那姑娘,恨不得月月补贴姑爷....”
晚间吃羊肉锅子,纪慕云亲手沏了一杯上好的普洱茶,端给曹延轩消食,又吩咐人熬梨水:“白日史掌柜太太来,妾身高兴的很,把您做衣裳的四匹料子给家里送去了。”
她针线好,现下做不得,在屋里摆弄摆弄料子、搭搭颜色也算消磨时光了,曹延轩是知道的。“送就送吧,不值什么。”
纪慕云美滋滋的,小妇人一样念念叨叨,“本想送些吃食,汤汤水水的,路上怕洒了,鲜果什么的,怕旁人觉得妾身没见过世面。给些料子,做了衣裳穿出去,旁人一瞧,也是府里的体面。”
更重要的,父亲知道她在府里过得好,就放心了。
曹延轩看得明白,手指摩挲着粉彩茶盅,不知怎么,有一种新奇的感觉:曹家豪富,又是官宦世家,他身具功名,前程远大,金陵城不知多少人家,想把女儿给他做妻子、妾室、通房丫头。远的不提,于姨娘家里是西府世仆,娘家人在庄子里当差,无不以“六小姐”为骄傲。
只有面前这个新来的女子,心心念念“生怕家里人觉得她在府里过得不好。”
他呷了口茶,“家里可好?”
纪慕云便讲了史太太的消息:“父亲都好,弟弟读书也很勤奋。”忍不住把“有人打听弟弟”的事情也说了。
曹延轩嗯一声,并不担心:有她这位得宠的妾室姐姐,纪家想在曹家氏族结一门殷实亲事是不难的。“记得你弟弟十五岁,想找什么样的人家?”
她一下子认真起来,皱着???眉,像和德高望重的夫子商量弟弟的学业和未来:“慕岚年纪还小,是读书的时候,得磨一磨性子,踏踏实实做学问。正好家里给慕岚算过命,要到二十岁以后才成亲,依妾身看,过几年再和家里商量也不迟。”
也就是说,对纪慕岚很有信心,待日后有了功名再找岳家--自然就不是白丁了。
曹延轩笑了笑,伸手摸摸她红润的脸颊,一时间,对那位没见过面的便宜小舅子略有些好奇。
--------------------
第 37 章
十月十五日到的很快。
曹延轩吃过早饭, 练过拳脚,换了一件石青色素面锦袍, 到了正屋见纪慕云穿一件湖绿色素面夹袄, 月白色棉裙,正接过绿芳捧来的湖蓝披风,便笑道:“今天过去?”
纪慕云系好披风领口的绯红色绳结, “有一阵没见太太了,今天是正日子,想给太太请个安。”
曹延轩看看她隆起的肚腹,“可走得了那么远?叫滑竿来吧?”
她对自己有信心, “日日在院子里溜达呢!”
曹延轩知道她谨慎守礼,又见她今日只挽了个家常发髻,戴一根普普通通的流苏钗子,满意地笑道“一道走吧。”
去正屋的路,有一段时日没有走了。
正值深秋,枯黄树叶挂在枝头,随着秋风摆动, 草叶不复往日的青翠, 像凌乱的发丝,花儿也枯萎了。
纪慕云左手扶住肚子,右手扶着冬梅胳膊,小心翼翼走在青石小路中间。说起来, 牛四媳妇和石妈妈劝她“不用急”, 她自己却有一种“我的孩子能闯过先前那一关,就是个福大命大的”的乐观, 并没太担忧, 果然, 一路走到假山旁边,什么异常也没有。
行在前方的曹延轩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用眼神询问“可好?”纪慕云给他一个“安心”的笑容。
他微微点头,倒背双手踱几步,望着浮着几片落叶的水池,纪慕云便走到亭中略加歇息。片刻之后,两人继续前行。
庭院中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