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延轩只好不再提这件事,问起曹慎的情况--他把给曹慎的东西托曹延吉带回去了。兄弟二人聊了甚久,晚饭时才并肩而归。
--------------------
存稿无了,无了,整整两个月双更(日六),全靠开文前和前期的存稿,明日起就单更(日三往上)了,么么各位,鞠躬感谢。本文进入尾声啦,求两个新文预收,么么~感谢在2023-02-26 23:13:50~2023-02-27 23:12: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fifi、智障大师傅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13 章
十月二十九日, 曹延轩把一位御医、一位同仁堂的大夫请回府里,给珍姐儿喜哥儿诊治。
两位大夫分别给珍姐儿观面色、询问、号脉, 看了以前的方子, 问了给珍姐儿接生的婆子,和范大夫商量,最后得出的结论和范大夫差不多:珍姐儿损耗过度, 需徐徐调理,急不得,气不得,至于能否再生育, 谁也不能打包票。
对于喜哥儿,两位大夫的语气就轻松多了,孩子虽不足月,因府里吃得好、服侍得精心,和满月出生的孩子不差什么。
曹延轩留下药方,道过谢,送了诊金, 叫管家把大夫送回去。
范大夫松了口气, 便向他辞行,打算早日回乡。曹延轩再三道谢,陪着范大夫吃了饭,送了两百两银子, 本打算送大夫到通州驿站, 因曹延华明日出行,他脱不开身, 便告了罪, 依旧由周红坤给范大夫送行。
纪慕云生宝哥儿的时候, 是吃了范大夫的药才好得快,每月请脉的时候,也是向范大夫请教“温补”“养生”和“护肤”的窍门,甚至问过风湿的方子,听说“范大夫不日便回金陵”,便告诉了曹延轩,从自己私房取了二十两雪花银,把京里有名的富华斋饽饽铺的点心包了两盒,连同四块上好的衣料(范大夫有两个儿子),以昱哥儿的名义送给范大夫。
曹延轩见了,觉得她想的周到,东西也体面实惠,便告诉她:“姐姐明日便走,东西我备好了,你对一对,再添一些。”
其实列单子的时候,纪慕云便帮了忙,现在他吩咐了,便带着绿芳,把给曹延华的两只箱笼打开来:
送给徐奎的,是半盒颇有名气的桃源记白纸扇--据说是澄心纸制成,白纸如雪,墨迹乌黑,身家丰厚的文人雅客几乎人手一把;一枚青田玉印章--曹延轩在京城有名的文玩店掏的,另送了一枚给曹慎。
给俊哥儿腾哥儿的是两套文房四宝,两根珍宝阁买回来的钗子送给未来侄媳。
曹延华自己反而最简单,她不要弟弟送,自己在城里见到什么好,直接就买回来了。
除此之外,纪慕云和曹延轩出游的时候,在京城有名的绸缎铺子瑞福祥见到仿制贡缎的料子,有西番莲纹,有宝相花纹,有十样锦,有东瀛流行的樱花纹和雪花纹,别的地方见不到,纪慕云一口气买了十匹。如今拿了八匹出来做礼物,送给曹延华一家。
中午曹延轩回来,见礼物井井有条的,甚是满意,笑道“快进腊月了,我打算今年给伯父、三哥五哥和六哥备一份礼,你照这个拉单子,伯父按照五百两,其余每份按照三百两银子吧。”
一千四两银子,抵得上一般人家一年嚼用、应酬银子了。
纪慕云应了,和他商量着,曹慷那份给周老太太添些,六爷那份,她却没提:周老太太年纪大,辈分高,看在六爷三爷份上,曹延轩可以孝敬一二;赏不赏两位姨娘,却是六爷六太太的事,别人不能越俎代庖。
媛姐儿过来的时候,纪慕云当闲话说起来,媛姐儿知道在指点自己,认真地记下了。纪慕云又委婉地说,“这边府里,因大老爷年纪大了,太太不在了,三爷六爷又给周老太太撑腰,六太太、三太太才私下里把周老太太当做长辈,换成别人家里,或者我们东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