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男人就是工业办的干部,她多少知道一点海味品加工厂的情况。

猜测对方可能还没能及时转换身份,项小羽提醒道:“李厂长,海味品加工厂已经脱离省渔收归生产队了,现在是生产队的集体企业。在电台打广告,算得上是件大事,需要上报生产队,要由大队党支部或全体社员投票表决才行。”

生产队的干部们认为海味品加工厂的发展势头良好,大队现有的干部未必能管好这个工厂。所以并没有往里面安插新人,只让自己人贾红梅当了正厂长,盯着财务工作。

项小羽暗忖,得给她爹提个醒才行,在报纸电台之类的平台打广告可不是小事。

结果是好是坏还未可知。

不过李英英不是为了她自己,而是为了公事而来的。

所以,即便不赞同她的观点,项小羽仍是好言好语地将人劝走了,并且保证会帮忙向台领导征求意见。

*

项小羽没主动提,宋恂便也不知道早上有不速之客登门的事。

他刚骑车来到公社,还没进工业办的办公室,就被苗书记的通讯员王昊叫住了。

“宋组长,你怎么才来?苗书记都等你半天了!”

宋恂扫一眼手表,距离上班时间还有一刻钟呢,没迟到。“苗书记怎么来得这么早?有急事?”

“可不嘛!”王昊拉着他往苗书记的办公室走,“市服装公司那边有新消息反馈回来了!”

“那还真是急事。”

宋恂不用他催促,便快步走进了办公室。

“苗书记,是有喜事吧?”

苗利民正背着手在办公室里转悠,见他进门就挥挥手让他自己找地方坐。

张副主任和工业办财务组的李组长已经在各自的位置坐好了。

“嗐,不知道算不算喜事啊!”苗利民唇角的笑意藏也藏不住,“你出的那个主意真不错!服装公司刚刚给了回信!同意在南湾县和岳东县建厂!”

“这是好事啊!”怎么还不知道算不算喜事呢。

宋恂心想,能这么快给出回信,应该还是与前段时间社队企业办公室的调研组有些关系的。

他和苗书记先后给调研组的人介绍了联营办厂的方案,这种联营的方式,对于社队企业来说可以算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了。

市服装公司是国有企业,社队办的服装厂却是集体企业。

国企和集体企业联营的模式,目前在各地都很少见,尚处于探索阶段,如果这次合作能够取得成功,也能给社队企业的发展,开辟一个新思路。

果然,只听苗书记继续道:“地区革委会想选择咱们南湾县当试点,试验这种不同所有制企业联营的可行性。市服装公司那边接受了上级的提议,但是不同意将工厂一分为六,他们认为这样过于分散,不便于总公司管理。最多只能建四个分厂,南湾和岳东各设两厂。”

宋恂忙问:“县里把哪个公社拿下了?”

“哪个也没拿下!”苗利民憋屈道,“这个工厂不在县城,冯主任这回一分钱都不肯出!他已经放话了,咱们三个公社,哪个公社能拿得出建厂的资金,就把工厂放在哪里!”

财务组的李云松摇头:“六个厂变四个厂,平均每个厂的铺底资金最起码得要一百五十万。咱们公社去年的工业总产值还不到七十万……”

“要是将今年上半年的钱先拿出来一些呢?”张副主任问。

“资金都压在仓库的存货和购买原材料上了,织袜厂的货款回笼没那么快。”李云松叹气。

宋恂觑着苗书记的眼色,尝试着开口:“苗书记,这个建分厂的机会实在是难得,要不咱们从渔业和农业那边拨点钱过来?等分厂正式投产以后,不出半年就能把窟窿堵上。”

苗利民拧着眉头没说话,但张副主任替他说了。

“咱们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一直不太高,生产队里机械设备很少,所以今年公社出资订购了四十八台手扶拖拉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