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损以后,这批瑕疵品只收个布料的成本价,每件四块钱。”

“!!!”宋恂忙问,“您厂里大概能换多少件?”

“五十件。”

瑕疵品当然不止这些,但是只给工会分配了这些。

两百块买三四百斤的海鱼,足够厂里的工人们分了。

宋恂自言自语似的说:“五十件有点少。我们的船员有一百多人呢!”

“刚才你讲话的时候,我在后台听到了。”姚主席不赞同道,“你们原有的船员只有五十人左右,其余的船员都是新招来的。新船员还没给单位作出什么贡献,怎么能跟原有的船员待遇相同?你这样看似是一碗水端平了,但是老船员肯定会有意见的!”

只发给五十个老船员就很可以了。

制衣厂的工人还有穿不上的确良的呢!

“我们单位的情况比较复杂,还得靠大家齐心协力完成生产任务,不好在这时候搞区别对待。哪怕没有的确良,发点别的也行。”宋恂向她征求意见,“姚主席,你们厂里还有没有别的瑕疵品了?便宜一点的。”

“还有司林布的衬衣和裤子,两块左右吧。”

宋恂对于布料的行情不怎么了解,但是这种衬衫比的确良的便宜了一半,应该是划算的吧?

姚主席看向低头琢磨的宋恂,期待地问:“宋主任,你给我个准话,这事到底能不能成?”

若是不成,她就不在这边耗时间了,抓紧去下一家问问。

像是看出了她心里的想法,宋恂直言道:“这么跟您说吧,您想用瑕疵品换水产这件事,除了我们瑶水,全县再找不出第二家渔业公司敢答应您!”

这不是换三五斤鲜鱼,而是三五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