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在路边摔了,我正好路过。”
老人揉着膝盖,忽然瞥见李香脚边的香菇篮子:“对了儿子,快谢谢这姑娘!要不是她,我这把老骨头还不知道要在坡下躺多久。”
老人又转向李香,“姑娘,你这香菇…… 卖吗?我买些回去,就当谢谢你。”
李香连忙说:“大爷您别客气,送您两斤尝尝就行。”
“那哪行!”老人从兜里摸出几张毛票,“你这香菇看着水灵,我多买点,不能让你白忙活。”
老人执意要多给些钱,男人也在一旁帮腔:“同志,您就收下吧,我爸心里过意不去。”
李香推辞不过,只好从好品相的那篮里称了五斤,按市价收了钱。
老人捧着香菇,乐得合不拢嘴:“瞧瞧这菌褶,多干净!比供销社的强多了!”
男人又再三道谢,直到李香走远,还站在门口挥手。
送走老人,李香赶到国营饭店,管事的张师傅见她送来的香菇依旧品相上乘,痛快地结了账,还多给了两毛钱,说是替后厨师傅们谢她总挑干净的送。
傍晚回家,李香把这事说给周海听,他正磨刀的手顿了顿,笑着揉了揉她的头:“我媳妇就是心善,以后路上小心些。”
“知道啦,”李香把毛票塞进陶罐,“那大爷说我香菇好,还多给了钱呢!好人有好报嘛。”
此后的日子,李香依旧隔三差五往县城送香菇。
对了,李香还把中小个头的香菇分给张婶、王妈等相熟的村妇,大家拿到菌菇时都格外惊喜。
“香香,你这香菇从哪儿采的?看着比供销社的还新鲜。”王婶捏着菌柄,啧啧称奇。
李香没藏着掖着:“后山阴湿的林子里,不过得挑安全的地方走。”
张婶立刻皱起眉头:“后山?那地方能去吗?前年老王头就是进了后山没回来,还有东头的李瘸子,去采草药摔断了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