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选中的这片地,本就是在村尾,只东边有户人家,西边便是一片荒地,而如今,在原本应该是最后一户人家的院子西边,又多出一座院子来,使得他一时竟没反应过来。
他回过神来,才想起如今他们的新家好了,那旁边那户人家,便不再是村里最西边的一户人家,而是换成他们家了。
但熊青山对此毫无感觉,他直接推开门进到院子里去。
因着先前便与林绣说好,要多盖几间房子,种棵树,还要再在院中划出一小片菜地来,因此他当初圈地时,便圈了很大一片,这会儿一进来,熊青山便只觉得院子很是宽敞。
院子东西北三面都盖了房子,坐北朝南的堂屋也是三间屋子,只是每一间都要比熊家的堂屋大得多,而真若挪进来,那这堂屋,便是熊青山与林绣夫妻两个住的了。
夫妻两个住一间,中间可用来吃饭待客,西边那间,则可以放些东西。
这屋子都是用砖瓦盖起来的,很是亮堂,比熊家如今的土坯房子好太多。转完堂屋,两人又出来,去看了东屋西屋。
东屋西屋也都盖有三间屋子,熊青山一边看,一边想着,东屋可以拿来给孩子们住,西屋一间做厨房,一间存放粮食农具,另一间则给孩子们做书房用。
他想的好好的,只等着回去后便同林绣说一声儿。
“青山啊,你不是还要种树?种什么树可曾想好了?”孙大牛问道。
熊青山摇头,“还没想好,不过种树,也是为了夏日里能凉快些。”
“这倒是。”孙大牛赞同地点点头,道:“依我看,院子里种棵榆树便很不错,春日里还能撸了榆钱儿嫩榆叶吃。哎,我看着堂屋前头也空荡荡的,再种棵石榴树也好,石榴多子多孙,你和弟妹也多生育几个孩子,只大宝一个,人丁也太单薄了些,日后大宝有事,只怕都找不到帮忙的。”
熊青山倒是没想到石榴还有这么一层寓意,他只想到,石榴吃着似乎也不错,只是籽儿太大太多,果肉太少,吃着忒费劲。但听过孙大牛一番话,他便觉得,种棵石榴树也好,就不说吃不吃石榴了,种在屋前,也能让屋里更凉快些。
“大牛哥,我若是种石榴树,去哪儿找树苗啊?”
“嗨,这还不好找,我地头便有一棵,你忘了?”
熊青山确实忘了,不过孙大牛一说,他还是便又想了起来,当即便同孙大牛说好移栽石榴树的相关事宜。
……
看过新家,两人便又将门关好回去,回去的路上,孙大牛还道,他得再帮着看会,好让熊青山赶紧去找把锁来,省得这院子不上锁,再被人摸进去偷了东西尽管这院子里除了屋子,再无旁的。
熊青山将院子同林绣与李氏说过之后,林绣也只想过去看看,只可惜,她还要坐月子,轻易出不得门。
熊青山便安慰道:“这会儿即便是去了,也没甚好看的,光秃秃的,连口井都没有……”他说着,又想起来,“大伯娘,明日劳烦你再看着些绣儿与大宝,我与找个打井师傅来,让他看看可能打口井。”
李氏点头,“你去就是,院子里若是没有口井,吃水用水都得从外面挑,可太难了。”
“不仅要打井,茅厕也没盖,我过几日便去搭个茅厕。”
熊青山想起自己方才去看时遗漏之处,这会儿一一捡起来。
虽说菜地也还没平整,可他们一时半会儿也搬不过去,且过冬吃的白菜萝卜,田里都能种,便也不至于紧赶着去新院子里开块菜地来,等到明年春日种菜前,再翻整好也不迟。
三人又说了几句,便到了做饭的时候,仍旧是林绣看着大宝,李氏帮着熊青山去做饭。
林绣如今适合吃些清淡的饭食,太硬的也不能吃,因此李氏先单独给林绣煮了鱼汤,给林绣端去,才与熊青山一起做他们两个的饭食。
在熊家住了这几日,李氏也对熊青山的饭量有了更为清楚的认知,不过她本身的饭量便也不少,倒也不觉得熊青山这般能吃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