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自己的书房,一边安排着让人把资料搬回去还给滇宁王,一边琢磨着信要怎么写。
告诉朱谨深她有了他们的宝宝――想一想,这件事还挺有意思的。
大概能吓他一大跳。
毕竟他当时说不会这么巧呢。
沐元瑜想来想去,不觉微笑起来,待忙碌着的下人们都离开后,她也想得差不多了,就在窗下提笔。
通篇她没写什么有意义的话,写的也不长,只是普通寒暄,乍看上去,跟朱谨深还不太熟似的,落到任何人手里,都绝看不出有一点不对。
只是最后的落款时间,她没有写今天,而是写了那一晚。
此时已经流行花笺,殷实一点的人家,书信都不会用光秃秃的白纸,或是印有不同色彩的彩笺,或是花鸟鱼虫山河大川的花笺,一般风雅的买着用,特别风雅的自己画。
沐元瑜不属于文人雅士那一拨,不过这张纸上,她格外自己画了点花样。
斜斜一枝石榴,连枝带叶,横在信尾处,最大的那一颗石榴,恰与日期隐隐叠在了一处,是她特别走去荣正堂借了滇宁王妃涂指甲的凤仙花汁涂的,又大又红,饱满的鼓胀开来,裂口处好似一个小儿的笑脸。
她的画技普通,但这一颗石榴,实是用了心力画的,看上去,可口极了。
作者有话要说: 前面朱二出场是有一点倒叙在,当时他的时间是已经在春暖花开了,因为这几张实在难以安排他的戏份,所以提前了一点倒叙了一下他~
☆、第152章
这一封信由信使携带着翻越千山万水, 在二月末经由许泰嘉之手, 进入二皇子府, 顺利交至朱谨深手上。
直接导致了他接连三日闭门不出。
若是寻常时候还罢了,他本也不太出门, 但偏巧逢在大皇子和三皇子同日封王的时刻,那就没事也叫人看出事来了。
新顶了景王名号的朱瑾渊兴致勃勃去约朱谨治:“大哥, 我们去看看二哥罢, 托大哥的福,我也封了王, 但二哥却叫落下了, 恐怕他颜面上过不去,所以才不见人。我们去安慰安慰他如何?”
朱谨治有点怕他, 惯常不同他在一处玩,但听说要去看朱谨深,就点了头:“好。”
朱瑾渊仍住在十王府里,只是门楣上的匾额换了,他离着朱谨深很近, 抬抬脚就到了, 所以要绕个弯子去宫里拉上朱谨治,一个是怕他自己去,朱谨深羞恼之下直接给他闭门羹, 再一个,就是拉上朱谨治更能打击人了――傻子都封了,朱谨深却没有, 这真是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