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1 / 2)

沐元瑜道:“――哦。”

她望一眼朱谨深英挺的侧脸,知道此时不该分神,努力抑制住思绪,加快了马速。

但觉得心里快满出来的激荡无处安放,到底忍不住跟他多嘴一句:“殿下放心,我也会保护你的。”

“把‘也’字去掉,说了叫你不要多想。”

“――好嘛,那殿下,我会保护你的。”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说的对,我是真的卡,希望快点卡过去x?nx

☆、第109章

国子监位于城北, 现有在读监生大约两千余人。

□□开国时建国子监, 纳贤良, 选优才, 那时是国子监的全盛时期,人数最多时曾达到八千多人, 但随着立朝日久,科举昌盛, 监生渐渐被视为杂途,最优秀的监生进入官场后最多升到四品就进入瓶颈,出身不够硬实,六部九卿这些核心重臣再非监生所能担任,国子监也随之衰落下来。

但再衰落, 作为官方最大规模的教育机构,国子监仍自有其底蕴与端严。

成贤街两旁古槐夹道, 快到集贤门时, 沐元瑜等一行人下了马, 留了一个护卫在外看马,余下人等步行进入。

这个时辰监里已经下学,宽阔的甬道上三三两两地走着一些身着蓝衫的国子监生, 监生们不认得他们,便有一个身材高大的出来拦路问道:“尊驾何人?不似我学里监生, 此非闲逛处,若无事,还请离去。”

沐元瑜向他点点头:“我有一个堂兄在此念书, 姓沐名元茂,我应承替他捎一封家书回去,兄台可知他监舍在何处吗?不知能否烦劳引个路?再有,这位是二殿下――”

她伸手介绍,监生们表情一怔,忙都躬身行礼,又悄悄向朱谨深偷看。

朱谨深没说话,抬手示意他们免礼。

沐元瑜继续道:“他有事要见一见祭酒,也劳诸位指点一下祭酒的所在。”

“这却不巧了,老大人这两日家中有事,诸事委托与了李司业。”先前说话的监生回道,“殿下若见李司业也可,晚生可以代为引路,若必得寻祭酒老大人,只能去

分卷阅读190

-

分卷阅读191

王女韶华 作者:溪畔茶

分卷阅读191

他家中了――”

“可是沐世子?”

一声不太确定的问询自监生们身后传来,沐元瑜循声望去,只见是个年约而立的男子,衣着与众监生不同,乃是官员服饰,胸前绣着????。沐元瑜心内觉得他有些眼熟,只是一时寻思不起在何处见过。

她正琢磨着的时候,只见面前的监生们立时战兢起来,自发快速地分立了两边,将中间让出一条道来。

还有人小声私语:“张监丞来了。”

听见这个姓氏,沐元瑜脑中豁开一道亮光。她想起来了,这不是为给朱谨治争取选妃而倒霉被贬镝到云南去的那个张桢吗?

算算时间,三年一任,他也正满了,沐元瑜还记得他是杨阁老的门生,朝中有人好做官,如今朱谨治妻也娶了,这件事的风头早已过去,他应当是活动活动,重新调回来了。

“是张大人。”她就笑道,“张大人别来无恙?当年你我在云南相见,不想如今重逢在了京里。”

张桢表情感慨地道:“下官也是才回来不久,承蒙皇恩浩荡,不计前过。”

大约在云南做官的日子对他这样的天之骄子来说太煎熬,他看上去黑瘦了不少,这也是沐元瑜没有一眼认出来他的缘故。

“张大人如今在国子监里任职?”

张桢点点头:“忝居监丞一职,世子来监里是有什么事吗?下官在云南时多蒙王爷照拂,若有下官能帮忙的,请世子尽管说来。”

监丞是正七品,在京里算芝麻小官,但在国子监内很可以震慑住一大片人了――因为这个职位掌管的是绳愆厅,掌颁规稽察,凡有犯了错的监生,都需到绳愆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