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两个人,只要不是贺府主子,那位禁军统领郑新江也许会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不会派人大肆搜寻。

但多了肯定不行。

所以在重生回来后,故意让欧江林他们找到他的第二天,他便已经先李双晚一步让欧江林派人前往燕山关找那名文书了。

按他所掌握的信息,那名文书被夏国大军给俘虏了。

单凭贺大将军府上的管家,要在贺老将军等人的遗骸回盛京前从夏国大军中救出那名文书,并带回军情记录,尤如登天。

但他不能让李双晚知道。

他吩咐那名将官:“记住了,人到手后,立即前往永州贩卖奴隶的市场。另分出一人将贺府派出的人引去那里,想办法让他发现,将此人卖到他手上。”

贺府管家自然认得老将军身边的文书。

那名文书也是个厉害的,前世,在夏国四年都能保下军情记录简书,最终借凌恒之手将真相大白于天下,想必被俘之前他就已经将简书藏在了一处安全的地方。

“是。”将官领命。

“到了盛京城后,要想办法让那名文书在贺府门口当众念军情记录实情。”

“是。”

“务必沿途保护好他们,但不能让他们发现了。”

“末将领命。”

“也不能太刻意,需得让他们受些大大小小的伤,不要丢了性命即可。”

景章帝多疑,文书若是半点伤未受,一人跋涉两千里回盛京,怎么想都不可能,如此对军情记录的可信度便会大打折扣。

将领一头雾水,可这位才刚被欧总管寻回来的九殿下气势太过悍人,他也没敢多问,当即带着十数位武功高绝的手下出发。

顾星言也是几天后才得知,李双晚第二天去朱府请朱老大人派了暗卫追上去暗中保护。

但朱府暗卫还是远远不够的。

而此刻,贺大将军府。

贺老夫人一身素衣,手持三卷染血的军情记录,带着满门贺家素衣霜妇站在大将军府门口与围困的禁军对峙。

第114章 随军记录

在贺老夫人的身后两步,一身血污的文书被人紧紧搀扶着,他似乎已经力竭,大口大口地靠在他人身上喘着粗气,所站之处一片血迹。

他嘴唇干裂,头无力地耷拉在一旁,用尽全力咽了口唾沫道:“老夫人,属下幸不辱命,带回了随军竹简。”

贺老夫人命自己两位儿媳一左一右托住文书染血的双臂:“先生大义,老身多谢先生。”

说罢从下人手中拿过书简。

文书垂落的脑袋抬起,从老夫人手中拿出一册书简,他道:“老夫人,让我来。”

他轻轻挣脱开两位贺家媳的搀扶,展开书简,字字清晰。

“景章十八年冬月十二,齐王找到老将军贺定安,务必在年前结束战事,回朝。贺老将军亦觉得战事再胶着下去,于大局不利,召众将士于帅帐议事。”

“定下诱敌之策。贺老将军提议,于冬月十五由他带三万贺家军前往燕山关峡谷,引出夏国十万铁骑。其余十二万人马兵分三路,由副将贺海峰、贺海辰、贺永宁各领兵四万,于冬月十六日辰时前抵达峡谷,将夏国大军因于峡谷之中。”

“然,齐王提出疑议,言既是诱敌之策,必要让夏国大军倾其全部。而夏国大军最忌惮贺家儿郎,故所有贺家儿郎与贺老将军带着三万贺家军全部在燕山关一带诱敌方为良策。”

“众将士纷纷不同意,表示此举与大局没有任何关联。且三路兵马需由三位副将统领方可能确保在第二日的辰时前抵达燕山关峡谷。”

“出人意料,齐王万分坚决,甚至以刀架在自己脖子上逼老将军就范。老将军无奈,只能妥协,出发前再三叮嘱齐王,务必按原计划分三路包抄夏国大军。随后便带着贺家所有副将、少将军并三万贺家军前去,结果被困于燕山夹峡谷。”

文书深吸一口气,如今想起当时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