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初动,二姓和谐,庆三多,具四美,五世其昌征凤卜。

“六礼既成,七贤毕集,凑八者,歌九和,十全无缺羡鸾和。

“喜轿起!”

鼓乐声再次响起,一把把喜钱喜糖便纷纷洒了出去。

李双晚坐在喜轿内,虽看不见,但听得清外面的热闹。

纷纷扬扬的祝贺声不绝于耳。

以及那个男人高声回应众人,压在喉咙里的喜悦。

他是苍狼军的主帅,大梁的九王爷,战场上叱咤风云一般的人物,所有人都以为他疏离而冷淡。

竟不知,今日这位新郎会那般随和。

说出来的情话那般动人。

今天的白狐特别乖,似知道不能把女主人的嫁衣弄脏,故而乖乖地匍匐在她的脚边。

雪白的狐背上,扎着一朵小红花。

顾星言坐于马背上,走在最前面,夜玉的身上挂着红绸做的大花,扭着马屁股,脚步踢踏,显得特神气。

一台台嫁妆便紧随其后。

年前,众人已经见过九王殿下,送去李府的一百八十八台聘礼,几乎满四九城的人都目睹了那场洪大的聘礼队伍。

如今轮到李府出嫁妆了。

李府乃是北晋原镇国公府,虽是百年的名门望族,可才来四九城没多久,想来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嫁妆来。

甚至有可能,为了装装样子,有些箱子里是空的也有可能。

可哪里知道,从李府被抬出的一台台嫁妆,箱子都没有加盖,所有的东西全都一目了然,众人看得也是瞠目结舌。

有好事之人甚至一台一台数过去。

“一台,两台……九十七台,九十八台,九十九台……”

一直到最后一台嫁妆从李府大门被抬出来。

那人伸长脖子往李府内瞧:“没了,后面没有了,一共九十九台,九十九台嫁妆!”

人群一片惊呼声:“李府不是才来四九城没几个月吗,哪来这么多嫁妆?”

“人家原先就是北晋镇国公府,李大将军,百年世家,底蕴深厚着呢。”

也有人不屑:“也不过九十九台嫁妆而已,惊呀什么?帝后大婚,帝王的聘礼是一百九十二台,九王爷一百八十八台,只比帝王少四台。”

“皇后的嫁妆是一百二十台,他这是比皇后足足少了二十一台,我还以为怎么也有一百十几台呢,比起亲王妃该有的规制来说,到底还是差一点。”

有人附和:“这倒也是,当初辰王与辰王妃大婚的时候,辰王妃母家虽是一般的官宦人家,也有一百零八台呢。”

几人嘀咕间,突又听到有人大声唱报:“舒国公府给宁安郡主添妆,嫁妆二十台……”

这下人群算是彻底沸腾了,只比皇后少一台!

众人似乎这才想起来:“宁安郡主是舒国公的义女啊……”

“舒国公和夫人竟然添妆二十台,大手笔啊!”

喜轿被抬着在四九城绕了一圈,先去了宗庙,祭拜好了顾氏祖先后,然后才去了皇宫。

自西华门进,经武英殿、中和殿。

皇宫里每一处翘起的屋脊上都披上了红绸。

禁军手中持的戟也扎上了红绸,入目皆是一片喜庆。

喜轿中的李双晚微微挑起盖头的一角,从喜轿的窗帘缝隙望出去,巍峨的皇宫禁军立于两旁。

已然看到了顾星言数天前,在皇宫舆图上向她指出来的,那些陈氏暗卫及护卫。

整整七十八人。

红霜走在喜轿旁,以眼神示意她。

李双晚微微点了点头。

喜轿在两刻钟后,抵达太和殿门口。

十里红妆铺就一条锦绣路,从宫门一路延伸到殿前玉阶。

此刻文武百官早已等在太和殿内了。

红霜和亦竹二人各掀开喜轿两旁的垂帘。

李双晚刚站起身,准备出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