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虽然是外人看着这个小帐篷,觉得是多此一举,但对他们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必须要的。

要说古代就是这点不好,这会儿讲究点的人家还知道用恭桶,就算是如今没条件,也知道去远点的地方上,埋好了再回来。

可那些个不讲究的人家,特别是男人,直接背过身就解开裤腰带开始方便的也不是没有。

宁竹在外面走路都要小心,谁知道下一秒会不会踩到屎。

不过他们住的这周围倒是不用担心,毕竟那几位官兵就在旁边,没谁会跑来这里方便,除非是不要命了。

宁竹顿时感觉,那半钱银子没有白花,住在附近好处多多,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宁竹拎着背篓走进帐篷,也就刚刚好不用低头的高度,季新桐都得微微弓着腰,三个人都站在里面基本也就转个身的空间。

帐篷里空地用木板和干草铺起来,勉强隔绝地面的湿气,看着十分简陋。

可就算是这样,都已经是极好的条件了,毕竟好些人家只能幕天席地,他们好歹还有个栖身之所。

只是还比不上那几位官兵,他们住的是硝制的牛皮帐篷,铁楔深深夯进土里,绑在角上的麻绳绷得笔直,看着比他们的结实宽敞不少。

宁竹羡慕,不过她对自己的小帐篷也很满意,终于有了隐蔽的空间,她随意地擦擦脸上的雨水,坐下来盘点背篓里的东西,宁荷就贴着她看。

季新桐看见了,自觉就出去给母亲帮忙。

宁竹数了一下,目前身上还有九百两的银票,铜钱和银子加在一起约摸有个四十两,妥妥的小富婆。

另外姐妹俩还有三套春衣、一套宁竹的破袄子、一套沾了灰尘的被褥。

食物除了地窖里面的存粮,有两大块三斤左右的咸肉、一包干贡菜和木耳、三十斤细面、粗粮也有十来斤。细粮多粗粮少,这也是因为宁竹有钱后,绝不亏待自己的胃,所以买的基本都是细粮精面。

其他杂七杂八的,一个大木桶、五副破破烂烂的碗筷、一个小铁锅、歪嘴铜壶、小匕首、剪刀、半包细盐、一半竹筒酱油和猪油一罐。

怎么说呢,家中剩下的食物浪费了宁竹固然心疼,不过能拿回来这些也不错了,反正比在末世后和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富裕多了,她很满足。

宁竹细粮和粗粮先各拿出来十斤交给卞含秀,之后肯定是要搭伙吃饭的,就当是姐妹俩的伙食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