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家对妻子梁氏说道:“早知道如此,咱们还不如在地方上待着,我头发都愁白了。”

梁氏在旁边说:“你在这里发愁,范首辅又瞧不见。”

许府尹道:“只怕人家要觉得我办事不力,争不过武王府的人。”

梁氏道:“那李三郎是什么人物,人家自少年时便扬名京城,李家落难,他生在西北熬了三年,出生入死得了武王青眼,别说你争不过,京城里又有几个争得过的,咱们放宽心,尽力就是了。”

许府尹得了妻子这一番话安慰,心情顿时好了许多。

这说的也有道理,李家是几代在京城的,他算得了什么,他要是能争过李弗,那他说不定就能跟范首辅去争一争了。

他真没这个本事,还是算了吧。

人还是不要太为难自己。

做好这个心理准备,许府尹就去把这个难题交给自己的上司了。

对于办学一事,范秀也是喜闻乐见的。

可他们主动办学,跟被迫办学,心情是大不相同的,他不想花国库的钱,去成就武王的名声。

于是范秀去找了太皇太后,让孟家出这笔钱。

孟家之前做事实在难看,太皇太后也有意挽回名声,所以就答应了此事,叫范家出了一笔不少于武王府的钱款。

于是孟家也趁机参与进去,也为自家扬名。

许府尹想着,这下子恐怕是该李弗为难了。

可惜他没有如愿,李弗并未为难。

都说钱财会让人生出恶念,但李弗觉得,钱财永远是有用的东西,说那话的人,只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恶意寻找借口罢了。

钱财要用在该用的地方。

李弗毫不客气地收下了这笔钱款,准备办学。

孟家自然是要参与进来的。

张珠珠道:“他们会不会给你添麻烦。”

李弗:“麻烦倒是谈不上,草包的麻烦算什么麻烦。”

孟家没几个得用的人,如今都在要紧地方呢,腾不出手管这件事情,打发到这边来的,能有多聪明。

张珠珠笑道:“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也算是厉害人物了。”

李弗搂着她坐在自己腿上:“就因为她太聪明,太厉害,孟家几十年都指望她一个人,遇事也都要去找她,没几个能决断的人,孟家这才没出能成事的。”

太皇太后跟武王分庭抗礼,她当然很有手段。

只是独木难支,她年纪也大了,心思还得放在小皇帝身上,自然多有不能顾及的地方。

张珠珠闻言:“以后咱们的孩子不能溺爱啊。”

李弗:“不会,我们溺爱,母亲也不会答应的。”

林文婴如今教导着孙子孙女们,她的规矩可是很大的,溺爱这种事情,在李家不可能出现。

修建学堂不是一件小事,李弗忙了几日,将这件事情安排好了。

孟家派来的人,李弗让谢瑛和姚诚新去应付了,暂时没有麻烦,倒是有人上门送好处。

承安大长公主送了些钱过来,说是以后会让儿子在这里读书。

张珠珠听了这件事情,说:“怎么不送去国子学?”

李弗道:“送去过,只是国子学里的孩子,个个都是有出身的,公主的儿子,不见得尊贵,总有人说闲话,那孩子就不愿意去了。”

这个孩子的来历,大家不提,可大家心里都有数,何家因为这事儿,简直是恨死了承安大长公主,难免就要连累到孩子身上。

张珠珠心中好奇:“你说这个孩子,到底是谁的?”

李弗道:“不好说,据说公主自己都不清楚。”

张珠珠心说,这也是个猛人,跟她哥武王一样。

李弗:“想什么呢,你别是在心里羡慕人家呢。”

这位公主的入幕之宾,都是京城出名的俊俏郎君,还是各种各样的。

比如那位镇南将军,身高八尺,孔武有力,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