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瞥她一眼,嗓音极淡的道:“哦?要是我不同意呢?幺娘就不去了?”
做出一副不信的样子,正正经经的说,“大人不是那样的人,奴家晓得的。”
倒是会给他戴高帽。
虞衡卿还能说什么,这小东西对那些个财物看得跟命根子似的。
只能同意了,不过,虞衡卿还是不放心的跟她叮咛几句,
“你去也可以,不过别和晖儿走的太近了。”
倒不是担心旁的,虞晖文那恶劣的性子,虽说不至于把一个弱女子如何,保不齐有什么捉弄人的手段。
那小子从小到大,在这方面没少别出心裁。
幺娘到如今早就已经不担心大公子会报复自己,还替虞晖文说起好话道:“大人是担心大公子对奴家做什么吗?可大公子自回来后,也没跟奴家有什么过节啊。大人是不是想太多了?”
虞衡卿倒是希望她们能相安无事。
一去就是半个月,所以夜里的时候,自然少不了有什么。
第二日的时候,要不是小羽把自己叫起来,幺娘便要睡过头去。
虞衡卿提早已经吩咐过了,从府里护卫拨了十个人跟着幺娘她们一块去。
齐安府离京城也算不得太远,所以路上的匪患并不多。
先帝临终前给了虞衡卿一批人以防不测,这十个人都是宫里出来的暗卫,人不多,却是足以一当百。
虞锦文待在府里也是闷着自己,听说幺娘要出远门,自然兴冲冲的跟上。
马车里,虞锦文还说道着:
“我以为爹爹不会同意呢。”
小时候,都是哥哥偷偷带着她出门玩,回来了还得挨父亲的训。
幺娘原本也有这个顾虑的,好像大人最近是越来越好说话了。
一路上,他们要么是住客栈,要么是住驿馆,也就今日是在林子里露宿。
生着篝火,虞晖文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几条鱼。
不得不说,小姐确实没吹牛,大公子烤鱼的手艺是挺好的,幺娘上回吃了,那味道就没忘。
反正一路上算是平平安安的到了地方。
送走了哥哥,虞锦文跟着一块去了幺娘买的那两处庄子看看。
倒是山清水秀的一个地方。
不过就是地方偏僻了些。
幺娘听了,马上和她盘算着道:“就是地方越偏这地才越便宜呢,再往前个二十里,一亩地得多半吊银子。”
虞锦文是不知幺娘还有这么抠的一面,忍不住说,“爹爹也不小气啊,半吊银子罢了,这前不搭村后不搭店的地儿,别是有土匪吧?”
望了眼四周,除了一条村道,连个房舍也没看见。
身边的护卫刘随骑着马,一手执着缰绳,和坐在马车里的两个小姑娘笑道:“小姐这个就不担心了,就是有几个山野毛贼又算得了什么?”
幺娘忙点点头附和,“就是,谁这么不长眼敢过来抢我们啊?再说了,小姐,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多一亩地的粮食就能养活一口人呢。”
虞锦文也就不说了,马车走了一会儿,才看见了茅舍炊烟。
两人下了马车,那头已经有一个中年男人穿着布衣过来拱手见礼了。
虞锦文倒是认得他,有些惊讶的问,“你不是在府上管后园的管事么?”
这是犯错了,被爹爹发配边疆了?
那意思表现得特别明显,李管事忙解释着,“回小姐的话,是大人怕这偏僻地方,人生地不熟的,让个生人,或是那等年轻没经事的管不住。所以打发小的先照看着,等来年还要回府里伺候呢。”
又对幺娘恭敬拱了手说,“这地方就是差了些水,小的预备让人挖一条水渠引水过来,就是账上得亏空半年了。”
幺娘肉疼,但没办法,便宜哪有好货,也就点头了。
第72章:再将名字在族谱上更为继室
这会儿正值地里麦黄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