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过了几天,那个号码突然给她来了电话。

汲滩中心小学校长,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看上去朴实,沧桑,比实际年龄要大。

孟静思接到他的电话,说意外也不意外。

因为从她临走前要电话,校长应该就觉察得出来。

她要么是自己想留下,要么,是看这里太穷了,想帮一把。

不管是哪一种,对他开展工作来说,都是雪中送炭啊。

所以,他主动联系她了。

没说要人,也没说要东西。

只简单介绍了他自己。

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资质,完全可以报考市区任何一所学校。

可他却选择了没人去的穷乡僻壤里。

孟静思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想让自己向他学习。

但自己有那么伟大吗?

她纠结了。

真正让她下定决心的,是校长最后那番话。

“你可以来试试,觉得合适就留下,不合适随时离开,我们不会勉强任何人,因为这个世界上,谁都没权利决定别人命运的走向。”

真的说到她的心坎里了。

她一直介怀的,不就是自己的命运,被家人随意拿捏了吗!

现在有一个尝试着做自己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能够适应,那就可以开始全新的生活。

如果真的适应不了,也不存在道德绑架。

这不是挺好的吗?

听到她决定要来的消息,校长难免有些意外。

“你什么时候能准备好,学校派车接你。”

“明天。”

孟静思连夜收拾了行李。

第二天一早,她给李咪和杨静茹分别发了微信,告知去处。

又把房子钥匙,留了一把在物业办公室。

学校的车也如约而至。

孟静思走近了才看到,竟是校长亲自来了。

她十分诧异:“您那么忙,随便派个人过来就好了。”

接过她的东西放好,文校长笑着跟她解释:“你不用觉得有压力,我们学校目前就我这一辆车,所以只能我来了。”

孟静思点头表示理解。

坐上后排,她系好安全带:“您昨天说,我想走随时可以……”

“对,你不是正式的,没有那么多要求限制。”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孟静思赶紧解释,“我想说的是,就算不适应,我也会把这一学期坚守完的,你尽管放心。”

“不好意思,误会你了。”

文校长态度和蔼,“想着是年轻人,都怕艰苦,当初我太太刚来的时候,也是三天两头吵着要走呢。”

“现在呢?”孟静思好奇了。

“早就适应了。”

文校长一脸甜蜜,“谁让她结婚的时候承诺过,我在哪她在哪,把话说的不留余地。”

孟静思没再接话。

文校长以为她还在担心环境问题,又安慰她:“放心吧,我已经向上面申请好几次了,得先把居住条件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引进师资力量。所以,苦日子应该不会太久了。”

“嗯。”

孟静思看着车窗外,高楼大厦一排排向后倒去。

她在心里,默默跟这座城市说再见。

同时也在忐忑,将要去的那个地方,会是她新的起点吗?

车子一路往山里开。

随着路越来越陡峭,弯越拐越多,这所隐藏在深山里的小学,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