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不太方便?"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他轻笑一声,"就怕小姑娘嫌拘束不肯去。"

"那行,我回头问问她。"她擦干手,看了眼挂钟,"不早了,你明天不是还要..."

"再聊五分钟。"傅砚修打断她,声音里带着几分耍赖的意味,"今天都没好好说上话。"

苏怀袖在工作上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很快让赵主任刮目相看。

苏怀袖花了几天时间进行了梳理,又组织办公室同事进行专题研讨,甚至还和小李一起走访了其中一位当事人了解情况。在李主任的悉心指导下,她终于完成了初步方案的起草工作。

赵敬翻阅着苏怀袖整理的材料,眼中渐渐浮现出赞赏之色。这个看似温婉的姑娘,竟能将那些早已废止的地方性条文与现行军队条例一一对应,每个解决方案后面都清清楚楚标注着政策依据哪年哪份文件的第几条第几款,甚至连过渡期的特殊规定都考虑周全。

"小苏啊,"她放下文件,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这些政策连我们政治处的老干事都记不全,你倒是门儿清。"

苏怀袖抿嘴一笑:"我在基层登记处待过几年,经手的军婚案例不少。"她指着其中一条补充道:"像这个九八年的暂行规定,虽然已经废止,但对当时登记的夫妻仍有约束力..."

夕阳的余晖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苏怀袖专注的侧脸上勾勒出明暗交错的线条。杨嘉彦不动声色地朝小李比了个赞赏的手势这位省厅来的“专家”,确实名不虚传。他暗自摇了摇头,为先前以貌取人的态度感到些许惭愧。

走出政治处大楼,苏怀袖一眼就看见了等在远处的小胡。今天周五,想必是傅砚修知道她要来军区,特意安排人来接的。

她婉拒了杨嘉彦相送的好意,转头问身边的李雪:"小李,要不要去家里吃个饭?吃完饭再送你回去。"

"去...家里吃饭?"李雪疑惑。

"对,就在那边家属院。"苏怀袖指了指不远处。

李雪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就见到远处那与部队仅一墙之隔的家属区。想起傅厅,她恍然苏姐来部队办事,拐个弯就能回家!

小胡看见苏怀袖,快步迎了上来:"嫂子好,首长让我来接您。"

"小胡,这是我同事。吃完饭能帮忙送一下吗?"

"没问题嫂子,我来安排。"小胡爽快地答应。

李雪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年轻小伙,苏怀袖轻声解释:"这是老爷子身边的勤务兵,平时帮忙处理些事务..."

他们的车子刚在老宅门前停稳,身后就传来熟悉的引擎声。苏怀袖推门下车,映入眼帘的正是傅砚修常开的那辆黑色轿车。

“砚哥,我把嫂子接回来了。”

"你不是要明天才..."苏怀袖望着突然出现的丈夫,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