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后来科举考试成熟之后,考官也分“帘内官”和“帘外官”,帘内官负责出题、阅卷,地位更高,通常由皇帝钦点,帘外官负责监考、巡查,有司自行选任。

但雁来非要下去转悠,别人也不敢拦。

几位宰相倒是赶紧凑上前来,有些为难地请示能否先行退场,回去处理公务。

雁来摆摆手,“赶紧走。”

他们又不是考官,留下做什么?然后继续转。

其实殿里铺了红毯,她的鞋底又软,再加上敏捷拉满,走起路来几乎没有声音,可是腰间的环佩撞击时会发出轻响,再加上衣物上的熏了香,考生想不发现她的存在都不行。

雁来转了两圈,见大部分人都有些坐立不安,才满意地回到丹陛之上,继续批她的奏折。

不得不说,人的适应力是很强的,到第三次之后,许多考生就习惯了她的行为模式,不再被她制造的动静影响。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她们的文章构思到了紧要处,顾不上她了。

一天的考试下来,雁来也将大部分人的文章看了个大概。大部分还是正常人,都选择了女子应该科举出仕做论点,不过人数一多,自然总有人标新立异,故意取了相反的论点。

至于到底是不同俗流、耿介正直,还是惊世骇俗、博人眼球,就只能见仁见智了。

考试结束之后,同样要糊名、誊录,再送考官阅卷,考官排定了名次之后,才会拆掉糊名,将原卷送到雁来这里。

雁来随便翻了翻,还真的从排名靠后的卷子里,翻检出了一篇印象深刻的。

“这篇为何排名如此低?”她将这份试卷取出,问道。

主考官忙道,“这份答卷十分精彩,但锋芒毕露,且太过求奇求僻……”

文章的论点是正论,女子应该科举,可是论据却全都是反证,历数历史上因为轻视女子智慧而导致的种种悲剧,还为许多在历史上被污名化的女性平反,整篇文章汪洋恣肆,又一针见血,不管是否赞同它的观点,都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篇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