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家怎么在天兵面前抬起头来?

况且这个结果也证明雁来并不是乱来,她是真的知道怎么治理国家。

跟着这样的主上,当然更令人放心。……

朝廷官员考虑的是未来、是长久,而那些尚未入仕的年轻人,自然都将注意力放在了今年的科举考试上。

虽然不管哪一年的科举,考出来的都是进士。

但在已知雁来明年就会御宇登极的情况下,明年春天的那一科省试,必定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所以但凡是有点想法的士子,都想参加这一科。

各地官员当然也是心领神会,纷纷增加了解试的名额,打算解送更多的士子入京,共襄盛举。

十二月,各地的解试都已经结束了,按照雁来收到的名单,今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士子,将达到惊人的五千多人!

要知道,之前人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一千多,大部分时候也就是三五百。

不过也不奇怪,大唐的科举,出身和名声至关重要,才华反而是次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寒门子弟干脆直接死了科举的心,留在家里读书、种地。

但是自从玩家搞出糊名之后,去年就有不少寒庶子弟被取中。

有了进身之阶,自然就能引来不少有抱负的年轻人应举。何况这还会是雁来名下的第一科,意义更加不同,最后就办成了这种一窝蜂的情况。

不过在时人眼中,这叫“遭逢明主、野无遗贤”,是文教大兴的标志。

不过五千人也实在太多,尚书省的署衙根本装不下,雁来干脆在宫里划出了一块地方,让玩家将原本的屋子推倒,在这里修建能够装下这么多人的新考场。

虽然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选才考试,不过之前,如果人太多的话,其实也是跟官员早朝一样,直接把人安排在廊庑下,冷就不说了,若是遇到下雨天,考试环境可想而知。

新考场通了暖气,建了上下水的厕所,以后考生们至少能安心答题了。

这会儿考场还在建设中,但过了十一月,各地解送的举子便已经陆续抵达京城,所以每天都会有不少士子跑到工地这边来围观玩家干活。

当然了,更多的人还是在抓紧时间温书、作文,为这场注定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做好最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