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吉甫虽然一直在上书致仕,但李纯不准、雁来也不准,他也不怎么在意,因为内心里,他还是想站好最后一班岗,完成整个权力交接之后,再功成身退的。

但自己想走,跟能力不足而被灰溜溜地赶走,可不是一回事。

李纯说“要你们何用”这种话,伤害不到李吉甫,但这话要是从雁来口中说出来,李吉甫绝对无法接受。

这跟个人立场甚至政治主张都没有关系,只是他认可雁来的能力,所以也希望能得到她的认可。对李吉甫这种实用主义者来说,这比什么万家生佛、名垂青史之类的更吸引他。

所以这会儿,还是李吉甫先开口,“诸位,都拿出真本事来吧,否则咱们真要被人小瞧了。”

“安邑公的意思是?”

“有天兵在,大唐的风气早就与从前不同,而且只会越来越不同,既如此,又何必死抱着‘礼教’二字不放,倒让人以为我们是那等不知变通、跟不上潮流变化的腐儒了。”李吉甫感慨道。

这话却是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

越是上了年纪的人,越是不肯服老,尤其是他们这种身居高位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元和一朝的宰相大都很年轻,四五十岁确实也还没到服老的年纪,李吉甫想退了,其他人还不想呢。

为了这件事把跟雁来的关系搞僵,对他们也没什么好处。既然胳膊拗不过大腿,不如抬一抬手,将精力放到更要紧的地方去,做点正事。

但当然,这事他们几个答应了也没用,得朝堂上大多数人都认可才行。

否则就算诏书发下,也只会为人耻笑。

而这就是需要他们出力、展示本领的地方了。

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平息事态、达成想要的结果,而不让大多数人心生反感,才是一位宰相的基本功。

知道雁来正看着,四位宰相可谓是各显神通、手段尽出,有人从坊间舆论入手,有人引高官显贵为援,有人发动起底层官吏,还有人联络了宗室皇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