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的局势,让大唐国祚能再续一百五十年。

但在玩家看来,大唐的盐政简直就是在乱搞。

首先,两税法的核心是量出为入,没错,不是看能收到多少税,然后去规划怎么使用它们,而是先算算今年要花多少钱,然后再将这些钱摊派下去。

钱又不会自己变多,要多收税,就只能多盘剥。

盐税涨一点、户税涨一点、田稅涨一点……分摊一下,听起来好像也没有加很多,可是普通百姓本就是算计着每一个铜子过日子,承平年月还好,只要出现了战争和灾情,百姓的日子就很难过而中晚唐时期,天灾人祸几乎是年年都有。

不过如果只是临时加税,那百姓咬咬牙,勒进裤腰带,过了今年也就好了。但更可怕的是,这东西就跟物价一样,涨起来容易,但几乎不会再降回去。

现代有宏观调控,保证米价、菜价和肉价不会波动得太离谱,大唐其实也有。

但以朝廷如今对各地的掌控力度,这些规定基本就是一纸空文,也就是免个逋赋,顶多再赈济一下关内道的百姓,更多的就无能为力了。

说回盐税,因为加加减减全凭朝廷的心情,盐价自然很难稳定。更何况,从两淮将盐税解运京师的耗费也要平摊到盐价之中,这官盐自然也就贵得大部分人都吃不起。

私盐便应运而生。

然后又反过来冲击官盐,导致盐税更难收,盐价只能继续涨。

这种从根本上就有问题的制度设计,后面来再多经济方面的能臣干吏,也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打补丁,而无法根本性地解决问题。

就算是玩家,面对这一团乱麻,也无从解起。

想要解决问题,最好还是让朝廷这边配合。毕竟玩家虽然对大唐各地有了实际的掌控权,但终究还是差一份名义。

可是想也知道,无论是李纯还是朝廷,都不可能答应。

朝廷也就只剩下这个名义了,要是连这也对玩家开放,那朝廷就直接变成一个摆设了。

更何况雁来要插手的还是盐政。

这让朝廷实在不能不警惕,毕竟这已经不是雁来头一回从他们的口袋里抢钱了。

第一次是改革税收,田稅和户税都被玩家降到了降无可降的地步,朝廷自然也很难从中获得什么利益,甚至按照之前的消耗来算,想要将各地收上来的钱粮解送京师,还得倒贴钱。

当然,在玩家清查过一遍漕运之后,路上的耗费倒是下降了很多,但运输反而变得更难了。

这一路的协调和调度是非常复杂的,没有好处的事,谁愿意出力?

但这事还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办,毕竟漕运是国之命脉,不仅会影响到国家财政,更重要的是还关系着关中数百万百姓的口粮。

粮食要是运不进来,那是真的会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