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已经迈出了这一步,他们也不能落后。
只是好的先生难找,好的女先生更难找,能教经史子集的女先生,那更是找遍天下都没几个。
这么一想,同僚们顿时赞叹起柳宗元的眼光和决断来。
薛涛不仅学识出众,还极得雁帅看重,天下还有比她更合适的老师吗?
虽然慢了一步,但竟也有不少人找到薛涛,明里暗里表示也想把孩子送到她那里求学。
大唐还没有书院和私塾,世家子弟都是跟着长辈学习,但如果有好老师,也会把孩子送到交好的家族去求学,一个老师往往会带好几个学生。至于那些愿意收徒讲学的大儒,更是有无数寒门士子慕名拜师,模式有点像是孔子收徒,学生的年纪、进度和天资都不尽相同。
薛涛完全可以多收几个学生嘛!
什么,她每天要上半天班,只有半天时间上课?那不是更好,就连官场上的各种规矩和人情往来,她也都能一并教了。等学生出师了,还能给她当幕僚,历练几年,这种机会可不好找。
薛涛也没想到自己居然是这样打开局面的。
不过和娘也就算了,别的学生,她就要考察一番再决定收不收了。
众人也没意见,毕竟他们也听说了,和娘是薛涛自己看中的柳宗元想把孩子送走的事,才刚有了一个念头,除了刘禹锡这样亲近的人,就只有玩家知道。
雁来倒是被这事提醒,想起了推广教育的事。
其实西域已经在搞了,不过具体的学制、教授的范围以及课本的编写等等,都还在摸索之中。
大唐毕竟是大唐,不能直接把现代那一套全部搬过来。
不过这样也好,等到西域那边摸索得差不多了,大唐这边税改也已经推广完,百姓家有余粮,才有心力送孩子去上学。
明年,最迟后年应该就可以了。
正好薛涛这边开始收学生,大唐的士族肯定会受刺激,开始需求好的女老师,过两年肯定会涌现出一批教育人才,到时候直接收编过来。……
元和四年十一月初一日。
无数玩家聚集在洛阳城外的码头,准备乘船南下,前往宣州迎接李白的灵柩。
其实玩家来来去去的,都很正常,今天之所以弄出这么大的阵仗,主要是这回雁来也要亲自过去。
而雁来之所以亲自走一趟,当然不只是想去打个卡。
除了去见一见李白的两个女儿,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之外,这一趟还有一个小目标要完成。
之前高崇文临死之前,玩家去索要古籍的事,也是给官方玩家打开了思路。
人总是会死的,尤其是大唐这些节度使。既然雁来可以在无主的洛阳宫开复活点,当然也可以在节度使去世的藩镇开新的复活点。
高崇文那边,一是收到消息太晚,二是距离长安太近,性价比不高,所以雁来没有过去。高崇文去世后,朝廷很快就任命了新的邠宁节度使。
不过玩家这么一搜,惊喜(?)地发现,元和四年十一月,淮西节度使吴少诚也要没了。
按理说,像淮西这种距离洛阳很近,周围又都是大唐地盘的节度使,很难成为藩镇,但他就是成了,全靠德宗出力。
建中三年(783年),淄青节度使李纳谋反,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奉命讨伐,却暗中与李纳勾结,串通河北藩镇,各自称王,这就是四王之乱。第二年泾原兵变,德宗出奔奉天,李希烈更是直接称帝。
虽然没两年李希烈就被部下毒死了,但德宗已经开始摆烂,于是陈仙奇杀李希烈,吴少诚杀陈仙奇,淮西从此走上了下克上的藩镇之路。
所以在历史上,吴少诚死后,他的儿子同样打算自立,然后被他的义弟吴少阳杀死,取而代之,上书请求朝廷授予节度使。
宪宗答应了,毕竟按照历史,这会儿吐突承璀还在打王承宗,屡战屡败呢,朝廷没法两线作战,只能先安抚他。
直到五年后,吴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