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先预估每年要花多少钱,再摊派下去。现在要少收税,那就只能缩减开支了,这里面的利益关系太复杂,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谁来干这件事,都会得罪全天下的官员,不说生前死后的骂名,就是自己的下场也是可以预见的。
商鞅车裂,晁错腰斩,自古以来,犯众怒者的下场都不会太好。
所以众人诉苦也诉得真心实意。
李纯听得很认真,等诉苦环节结束,他便笑道,“连先生们都如此为难,可见此事当真不好办。朕欲发布诏书,广求朝野间的奇人异士,共商此大事,先生们以为如何?”
这突然的一招又将众人都打蒙了。
但苦是他们自己诉的,难办是他们自己说的,现在还能说什么?
只能“陛下圣明”了。……
别说是朝臣了,就连雁来看到李纯这一系列的操作,也忍不住问郝主任,“你到底对皇帝做了什么?”
简直跟开光了一样。
郝主任很冤枉,“我说过的话,不都告诉你了吗?”
雁来还是不敢相信,“难不成还真是顿悟了?”
“那也不奇怪。”郝主任认真分析,“他是顺宗的长子,又娶了郭子仪的孙女,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皇帝。从小接受的就是帝王教育,资质也不算平庸,又当了好几年皇帝,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有所领悟也正常。”
还有一点郝主任没说,那就是天兵的影响。
强大的敌人本来就能带来很强烈的压迫感,让人不得不求新求变,再加上天兵的行事也有很多可参考的地方,李纯当然也会成长。
但不管怎么说,他这道诏书确实称得上是神来之笔。
既能跳出朝廷原本的框架,引入外援,改变朝堂局势,又能安抚人心,让天下百姓知道朝廷没有坐视不理,已经在想办法了。
大多数古人安土重迁,不到万不得已,肯定不愿意背井离乡去陌生的地方生活,自然会想等一等朝廷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