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章 武器:到底是谁给了皇帝这么大的刺激?
翰林院在麟德殿西,有小门直入禁中,日夜皆有翰林学士值宿以备皇帝咨询、草诏之需。
翰林学士这个职位本就是为了分薄相权而设,因此翰林学士自然也分走了中书舍人的制诰之权,从此开启了“两制”,即由翰林学士所撰写的“内制”和中书门下正式发布的“外制”。
所以,当有宦官前来宣召李绛时,他并没有多想。
直到他从皇帝口中听到了自己要写的内容。
李绛手一抖,几星墨点就洒在了素洁的白麻纸上。
“陛下,”他迟疑片刻,还是搁下笔,开口问道,“不知此事可与政事堂诸公商议过?”
李纯淡淡道,“此禁中事,宰相无得与参。”那这确实。
开的是洛阳宫,办的是丽正书院,确实都可算是天子的私事。在这一方面,大唐的皇帝一脉相承,翰林院、枢密院、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不都是这么来的吗?
李绛作为翰林学士,确实无法反对。
皇帝让他来拟这份圣旨,何尝不是一种信重呢?
况且这个丽正书院也与玄宗当年初置时不同,明言只修书,既不会干预朝政,也没有以备咨询的功能除非皇帝封了,才会去找安西军那边的人参与军国政事。
但李绛的心情还是很沉重。
皇帝登基四年,表现堪称明君,在这种地方,基本都很愿意听取臣子的意见,能够尽量抑制自己的私心,不去随意破坏朝廷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