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长安城的百姓就只剩下唾弃了。

这可是通敌卖国的唐奸,虽说有天兵在,他再怎么折腾也是枉然,但众人提起这件事,却还是忍不住义愤填膺。臭鸡蛋烂菜叶自然是没有的,碎石子倒是随处都是,砸得刘济狼狈不已。

相较而言,奚族首领李有德都没那么可恨了,毕竟蛮夷不服王化才是正常的。

等队伍走远了,人群也没有立刻散去。

既然看到了幽州献俘的队伍,自然免不了说起天兵在河北做的大事,说起那散得满长安城都是的传单,说起减税的政策。

虽然住在长安城里的百姓,大部分都没有土地,但同样深受盘剥之害。所以,对于传单上说的,所有苛捐杂税全都取消,每年只交户税的说法,每个人心底都不无向往与羡慕。

甚至会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盘算,什么时候京城才能是天兵说了算?

只是这话不敢说出口,大家只能以眼神交流,默默心会。

这样的暗流涌动,自然都被俱文珍的察事院看在眼里,但他也没什么办法。

天兵既然将传单散得满世界都是,河北的消息就瞒不了人。长安城的百姓只是羡慕一番,距离河北更近的河东、河南、山东一带,据说都已经有百姓主动往河北迁移了。

而各地藩镇使臣对这件事的反应,就是上书弹劾天兵和雁来。

弹劾的奏折堆起来都快比俱文珍本人高了,实际的行动却半分都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兵已经侵入了大唐的每一处州县,刚开始也有不信邪的,想处理掉境内的天兵,结果是更多的天兵涌入当地,闹得鸡犬不宁。

河北减税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更是有不少天兵也开始鼓动当地百姓抗税,让当地官府苦不堪言。

有了这些前车之鉴,其他人也算看出来了,什么都不做还能暂时安稳,只要他们一动,天兵就会跟着动。

他们不敢动,就只能将压力转嫁给朝廷。

也不怪皇帝这段时间都不见廷臣、不听议事,实在要议的事情不仅没有任何新意,而且也根本找不到解决办法,只是徒增困扰。

就算今天这样的喜事,又是异族朝觐、又是地方献俘,李纯也看不出来有多少高兴。

毕竟所有人都知道,功劳是安西军的,是天兵的。

朝廷没有任何好处,却还要封赏。

也难怪之前朝廷拖着不封赏,安西军那边也不急,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呢。如今这两份大功送到长安,朝廷若是还不封赏,天下人恐怕都会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