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任务,答应要送他们回到家乡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件事还能牵扯出那么多的后续来。
但它又似乎是一种必然。……
水面下的行动,暂时没有引来任何人的关注。
尽管玩家并未做任何掩饰,但是河北三镇的管理者们已经逐渐习惯了玩家到处乱跑,这些举动掩藏在他们种种高调的行为之下,反而显得不起眼了。
尤其各地官府都早早得了消息,知道不能跟天兵起冲突,对他们采取不管不问的放任态度,就更不会知道他们具体做了什么。
最重要的是,大人物们的视线都集中在了成德节度使的人选上。
这个人选既关系到将来的藩镇局势,又能表现出朝廷对藩镇的态度,不止河北三镇,所有藩镇都在等待这个结果。
所以朝廷召回现任凤翔陇右节度使李鄘,任命他为新的成德节度使,即日上任的消息一传出,天下莫不震动。与这件大事相比,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的细节。
不说别处,就是朝堂上,也已经因为这事吵成了一锅粥。
朝中大部分官员是不赞同跟成德开战的,结果皇帝一意孤行,在没有与大多数人取得共识的情况下,就直接下了旨,并在李吉甫这个宰相的配合下,将这件事给坐实了。
这大家还怎么坐得住?
要是不反对,以后岂不是凡事都可以由皇帝和李吉甫自行决定了,那还要他们这些朝臣做什么?
尤其是裴垍和武元衡两位宰相,他们确实是有意退了一步,让李吉甫去处理最棘手的问题,但他们可不是郑絪和于頔,能够不争不抢地混日子。
一时间,朝堂上劝谏的、弹劾的,热闹纷呈。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重点已经转到了朝堂斗争上,至于成德,已经无人在意了。
这其实在皇帝和李吉甫的预料之中,事情已经成了定局,被骂几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所以李纯批阅这些奏折,都秉承着一种十分包容的心态,随便笑笑就过去了。
但是批着批着,他看到一封奏折,脸上轻松的笑意淡了下去。
这封奏折没有随大流地弹劾李吉甫和李鄘,认为他们德不配位,也没有像裴垍等人那样,从各方面论证朝廷现在应该做的是安抚王承宗,而不是开战,它直接举了“郑伯克段于鄢”的典故,犀利地指出皇帝现在就是在故意逼反王承宗,此等阴暗的鬼蜮伎俩,失之于道,非人主所为。
实话总是最伤人,何况这奏折不仅一针见血地点破了他的心思,还将之上升到了帝王的品行问题。
李纯这几日一直高涨的情绪,就像是被泼了一盆冰水,彻底冷了下来。
他翻到落款,果然看到了熟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