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给了人怜悯众生的心,却没有给人解救苍生的能力。
但是苏慕宁有拼夕夕,所以她会尽力挽救这场灾难带来的损失!
这不仅仅是为了天下百姓,更是为了她自己!
只有大家好了,小家才会好。
没有国,何以为家?
这一点苏慕宁还是分的清楚的。
要想在这个时代过得风生水起,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对付饥荒第一招:从源头上解决粮食问题。
苏慕宁认为,应该先把那些高产作物一步一步拿出来,并且若是能够在周边的地区得到推广种植,那就更好了。
她查看了一下自己的仓库,清点了一下里面的东西,把高产作物都挑了出来。
高产作物:玉米、红薯、土豆、花生。
苏慕宁仔细思考了一番,觉得其中对生长条件要求最低、最好种植的作物应该非土豆莫属。
而且土豆的亩产量在三千至五千斤左右,若是选用优良品种,再加以精心培育,亩产量甚至可以达到八千斤。
红薯的产量虽然和土豆不相上下,但是其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相较于土豆来说要高点。
而花生和玉米的亩产量虽然相对于这个朝代的其他作物来说,算的上是十分高产了。
但是,和土豆红薯一比,立马又被甩了十条街。加上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更高,因此苏慕宁也将其移除了首选方案。
因为首要目标是填饱肚子,活下来。
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去谈改善生活,吃的美味。
就这样,苏慕宁拍板决定了,让土豆来当这个老大哥。
土豆的生长周期是六十至一百天。
这样的话,苏慕宁想了想,等地里的粮食收了,天气还不是太冷,还可以再种上一茬。
家里当初一共有二十亩地,分家的时候给大房和二房一家分了四亩地,也就是分出去了八亩,还剩下十二亩。
这十二亩地如果都种上土豆,那么就算按照最低亩产量三千斤来算,这一次他们都能收获至少三万六千斤土豆。
三万六千斤!
这也太多了吧!
苏慕宁飞快搜索着孔苏氏的记忆,这个朝代平时种植的粟米还有荞麦、水稻这些作物,亩产量往高了说,也不过是亩产四百斤!顶天也就是五百斤。
这还是风调雨顺的时候,若是碰到不好的天,收成都能直接减半!
越是多想,就越是心惊。苏慕宁深知自己把土豆拿出来这一举动会多么的举世震惊。
但是她也不可能不拿出来。
而且出处也有,就是镇上那个喜欢收集乱七八糟种子的种子店老板。
三万六千斤土豆?
这还是用最坏的条件和最低的产量估算出来的。
苏慕宁想了想,太多了。
这么多的土豆可以干什么呢?
酸辣土豆丝、干锅土豆片、土豆泥、土豆饼、红烧土豆……
还可以做薯片、薯条……
苏慕宁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肚子里微微咕噜了一声,馋虫在召唤她。
家里可是有十二亩地的,苏慕宁觉得要是全来种土豆是否有些暴殄天物了。
完全可以以种土豆为主,留出一小部分来种一点红薯、花生、玉米。
等到入了冬,她还可以在家里吃上热乎乎的烤红薯,烤玉米。
还可以吃水煮花生、五香花生……
第44章 想见孔招娣了
至于她后院里的那块地,苏慕宁也想好了。
等过几天就让老三媳妇把家里那些用不上的布、褥子什么的都给拆了,然后都给缝一块缝个大的。
再让老三帮他在那边搭个架子。
古代简易版大棚就做好了。
她就在里面捣鼓一些小蔬菜什么的,等到收的时候就从夕夕买菜里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