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图他年龄大,图他不洗澡吗?
孔大江这边这一家子的几口人,各自都陷入到了不同的“感情”纠纷中。
而现在,之前种下的土豆、地瓜,也马上就要到成熟的日子了。大家收获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第361章 黑化肥发灰会挥发
苏慕宁之前就和何鸿源通过气,官府当初在教大家怎么种植的同时,也把该怎么收获一并告诉给了大家。
村里人除了少数几个游手好闲的,基本上都是靠地吃饭的,很快,安县周边的几个村子就纷纷出现了相似的场景。
家里的几个男人拿着锄头或是镐等工具,在前面翻地,后面的人女人和小孩就负责把地上的土豆或是地瓜往身上背着的背篓里拾。
这一篓拾满了,就把背篓给背回去,把里面的东西放下再回来捡。有些家里有小推车的倒是可以省事了,直接把东西放在小推车上,等攒够了一车再往家里运。
就这样,安县周边的几个村子声势浩大的收获了好多天,总算是把地里的东西都给收了上来。
此时距离那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还有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了。
这几年的日子虽然越发难过起来,好在此时距离饥荒的时间还有段距离,日子虽然难过,但也还算是过得去。老天爷现在虽然下的雨少了,但是好在还是会下一些的。
今年地里的收成也还算看得过去。
土豆和地瓜的产量,虽然并没有达到苏慕宁的预期,但是在周围其他人看来,这个产量他们真的已经非常非常满意了。有的吃就不错喽,他们也不是那么挑剔的人。
不过很快苏慕宁就想通了,这年头人都吃不饱,更何况是土地,就算再好的良田,也比不得现代社会给农作物施肥来的产量大。
说实话,她忽然有些想念拼夕夕的化肥活动了,就那一次做了点任务,搞到了那么逆天的化肥,上次使用惊的她差点把眼珠子都给瞪出来。
不过这样的化肥她也不能给拿出来,拼夕夕不搞这样的活动也是对的。苏慕宁在心里安慰着自己。
想着家里的地上还种着一些春小麦,差不多还得有一两个月才能收获,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她从拼夕夕上买一些有机化肥来用用,给家里来年要吃的粮食提高提高质量和产量。
至于这个肥料,她当然也不可能直接就给拿出来。
一般很多老庄稼把式每年都会自己搞些农家肥,虽然大同小异,但是每家搞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还是得看各自的本事。
当年孔苏氏一个寡妇带着七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能活下去就不错了,哪里会有什么功夫研究什么农家肥?
后来见周围的人都弄,她也叫家里孩子试着搞了一些,但是老大老二两个嫌弃味道大不愿意弄,老三倒是听话,但他一个人也弄不过来,随后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现在,苏慕宁又生了这样的心思了。因为正好可以借着这个由头把化肥和农家肥一混,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过段时间后山的地也可以用起来了,虽然那边的土地太过贫瘠,但是养一养了还是能种出来东西的,甭管是黄土地还是黑土地,最终还是要精心呵护的。要不然就算是黑土地也可以寸草不生。
虽然要是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了她还可以从家里买粮食吃,但是很显然她现在是想要先从自家地里搞出来个效果,在十里八乡的打出名气来,再靠着化肥赚上一波。
要是这地里真的种不出来粮食了,那就是有钱也得饿死了。若是等到大饥荒真正到来的时候,家里的余粮多点总比少点要好。大环境越安全,她们一家人也才会越安全。
尽管苏慕宁最初的出发点还是想要赚点钱……
苏慕宁计划的倒是很完美,不过倒是苦了孔善民和孔善财两兄弟……的鼻子。
这样光荣又艰巨的任务,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他们两个好大儿的头上来。
不过,他们作为苏慕宁的骨灰级脑残粉,除了鼻子不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