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衡正想着,突地被喊了一声,他下意识抬头,见是唐景颜,便温和笑着行了一礼:

“唐小姐。”

唐景颜快步上前,上下打量他几眼,狐疑地道:“出征北疆的人早已离京,你……不去北疆?”

方衡冷静点头。

他对这位唐小姐,算不上有好感,又因马和兵器的事,亏欠她一个人情。

唐景颜紧紧蹙着眉头,脑海中闪过上辈子的一幕幕画面,不知怎么的,心慌得厉害。

方衡礼貌拱手:“唐小姐,家母还在家中等候,我就不多留了。”

他不等唐景颜开口,转身利落离开。

唐景颜目送他走出视线,突地想起上辈子周肆然被封镇国少将军时,曾当朝提过有个兄弟,为救他而死,望朝廷厚葬那位兄弟,厚待他唯一的亲人。

这事还是三皇子说与她听的,那个兄弟,似乎……就叫方衡!

唐景颜顿时心乱如麻,方衡没去北疆,周肆然不就得……

“小姐?小姐,我们还去长寿院吗?”

丫鬟见她脸色有些不对劲,低声提醒道。

唐景颜垂下眼帘,沉默良久:“我来侯府多日,还不曾见过三皇子侧妃,先到她院子里,拜访一番。”

周肆然此去北疆,生死未卜,她总得,为自己留条后路。

*

东宫,

林净月随手将方衡通过唐成安送来的表忠心的信放在一边,静静听完小令子的话:

“你是说,三皇子有意来东宫拜会我?”

小令子拧着眉头点头:“不错,三皇子身边的小德子,就是这么说的。他撂下话就走,奴才没来得及拒绝。”

林净月摆摆手:“你跟张邈说上一声,让人把东宫大门看住了。

除陛下、太后亲至,任何人前来,都说我正在东宫闭门抄佛经,为北疆为大渝祈福。”

太子不在,谁知宫里又闹出什么糟心事。

眼下又正值被弹劾的风口浪尖,她可不想再招惹是非。

不如安安分分留在东宫,开她的铺子算她的账。

小令子松了口气:“是。”

他正要出门去找张邈,又被太子妃喝住:“再去一趟寿康宫,明说了这事,求太后应允,我不去请安,留在宫中为殿下祈福。”

往日她不去请安,是有太子撑腰。

现下太子离京,她处处行事,都得谨慎小心些。

东宫眼下就一个主子,小令子麻利将太子妃吩咐的事情安排下去,又赶着趟儿去了寿康宫。

三皇子带两个小太监,怀揣着不可说的心思过来,却被拦在了东宫门口。

第215章 “也不知太子他们可到了北疆”

林净月安安静静在东宫躲了半个月的风雨,埋头坐在书桌前,为手底下的铺子规划未来方向。

闲下来,就抄抄佛经,当个消遣,也为日后不留下把柄。

这半个月,前朝后宫的消息,源源不断传到她耳中。

前朝还是那些旧事,听小令子说,言官御史弹劾东宫的奏折,送到勤政殿,却被泰丰帝撂在一边不管。

有些渐渐回过味,安分了起来。

另一些脖子硬的,干脆趁上早朝的时候,大刺刺弹劾她身为太子妃,已得了旁人不能享的一世荣华,就不该插手商事,从贫苦百姓口中争利。

本来太子离京,东宫属官跟着离开大半,压不住这场声势浩大的讨伐。

偏偏言官御史们忽略了一个人刚被任命为御史中丞的徐文洲。

他凭一己之力,引经据典,夸夸其谈。

先从铺子的来历出发乃是太子妃的嫁妆,而非借权势吞没旁人的家产。

再到时疫期间几间铺子,捐银捐粮捐药材,为君为民为天下分忧。

上一回被群臣讨伐时,太子妃主动献上糖方,为朝廷为国库新增多少税赋。

如若还要再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