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曹植来到烟水茫茫的洛河之滨等候。忽然天边一片祥云飘然而至,上面站立着一位仙子,自称是洛水之神。曹植仔细观看,只见她明眸皓齿,粉面朱唇,如芙蓉出水,款款而来。曹植虔诚地向她行礼,询问仙居何处。洛神面带悲戚,欲言又止,暗示曹植人神殊道,难偿宿缘。取出明珠一颗,以作留念。曹植连忙摘下随身的一只玉佩,双手奉上。二人默默相视,似有不尽的惆怅。太阳升起,朝霞满天,洛神仪态万方,飘然离去。
《奇双会》
又名《贩马记》、《褒城狱》,全剧唱吹腔,梅兰芳、姜妙香演出知名。荀慧生曾有京剧改编本。
剧情:明朝,陕西褒城马贩李奇有子保童及女桂枝,续娶杨三春为妻。杨与地保田旺私通,乘李外出,虐待其子女。保童、桂枝逃出,保童为渔翁救去抚养,桂枝则遇客商刘志善,被认为义女。刘携女访友赵荣山,赵继妻虐待其子赵宠,刘将桂枝许婚赵宠。赵宠中试,授褒城县令。李奇贩马归,不见子女,问杨氏,杨佯称病死,李诘问丫环春花,春花畏罪自缢。田旺、杨氏遂诬李奇逼奸春花致死,告于县丞胡敬。胡受贿,将李严刑逼招,押入死囚牢。赵宠既接任,下乡劝农。桂枝夜闻哭声,提问,始知己父被冤。赵宠归,桂枝向赵哭诉真情,求赵写状,赵并教以乔装至新任巡按处投递。入辕门,桂枝因惊慌而露女子形迹,巡按拉入后堂,实即其弟保童,遂为李奇昭雪,一家团聚。
《西厢记》
元?王实甫作。写张生与崔莺莺这一对有情人冲破困阻终成眷属的故事。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剧情是: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对她一见倾心,苦于无法接近。此时恰有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主意,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他。张生喜出望外,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解围,但事后崔老夫人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扶莺莺月夜烧香,听见张生弹琴诉说衷肠。 后来莺莺听说张生病倒,让红娘去书房探望。张生相思难解,央求红娘替他从中传递消息。莺莺怜惜张生,终于鼓起勇气,也写诗回赠,后在红娘帮助下,二人瞒过崔老夫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但已无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应考。张生与莺莺依依而别,半年后得中状元。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本与莺莺有婚约,便趁张生还未返回之时谎报张生已被卫尚书招赘为婿,老夫人一气之下要将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归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可是元稹却诬莺莺为“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妖孽”,而把张生对莺莺的始乱终弃说成是“善补过者”。这就未免颠倒黑白,文过饰非。
桑园会
《桑园会》是梅兰芳第一次正式搭班演出的正工青衣戏。为老师吴菱仙所授。剧情是:鲁国大夫秋胡在外为官二十余年后,辞官回乡,在桑园遇妻罗敷,久别不敢冒认。秋胡故意以带信为名,调戏罗,罗敷愤而逃回。秋胡到家后,罗敷羞愤自缢,经秋胡母子急救脱险。母责秋胡,命其向罗敷赔礼,夫妻和好。这是一出传统的生旦\\\"对儿戏\\\"。梅兰芳在戏中饰罗敷女。
另附:京剧行当
京剧的行当:就是角色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划分的,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主要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的中老年人。小生:主要扮演年青英俊的男性角色。武生:主要扮演的勇猛战将或是绿林英雄。红生:专指勾红色脸谱的老生。娃娃生:剧中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