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勉政事,政绩卓著……堪为百官表率。朕今特封郑山辞为从五品户部员外郎……”
在大燕县令政绩优异者,可以晋升为知府、同知跟通判,有机会调任成京官,但这条路比较艰难。京官身处中枢,更容易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能接触到更多的朝廷大事,更甚至能参与决策。而地方官只是管着自己的地方,很难接触到皇帝。皇帝是天下之主,权力的来源,所有官员都想成为京官,得到皇帝的赏识。
进士家里有关系的,可以把子侄从地方调到另一个地方。哪怕是长阳侯这样的家世,他也只能在郑山辞不犯错的情况下,把他调到京城来任一个虚职。
户部是六部中最抢手的部门,哪怕是从五品的员外郎这也是非常不易,这是大燕实实在在的实权部门。
正七品地方县令到从五品员外郎,已经跨越了三个官阶,还是从地方官直接变成了京官,又是户部,看来陛下很看重郑山辞,想把他放在户部培养。
叶云初抿着唇,脸上无悲无喜。
长阳侯心里笑开花了,面上还是一脸肃静。虞长行倒是露出一丝笑,显出锋利的俊美。
下朝后,官员们纷纷来祝贺长阳侯。
“侯爷,郑大人这回是扬眉吐气了,陛下彻底记住他了。”
一个官员感叹道,“郑大人真是年少有为,后生可畏啊。”
翰林院的状元跟榜眼、探花还没晋升,这事被郑山辞抢了风头。大燕有多少状元、榜眼跟探花的,能有出息的还是要看个人的能力。
但前三甲的路还是比寻常的进士走得更加顺坦一些。譬如三年之后他们就可以很顺利的去六部做官,不必像二甲跟三甲进士一样闯破头想成为京官。
【??作者有话说】
小虞:准备。
小郑:准备。
97 ? 终回京
◎“送郑大人青云直上”◎
长阳侯嘴上谦虚, “这都是陛下赏识。”
等官员们各自散去,长阳侯回到自己的办公处,挑眉笑起来。
郑山辞的事传到朝中各处, 翰林院的翰林也知道了。状元是从六品修撰, 榜眼跟探花是正七品编修,他们要在翰林院历练三年。在这三年内他们修国史和起草一些文书,到六部观政,等着三年后进入六部任职。
萧高阳听见很多翰林都在谈论郑山辞, 他也听了一耳。
“这郑山辞是三甲进士,连跨三个官阶变成户部员外郎了,听说是治瘟疫有功,再加上自身政绩过硬,让陛下直接下旨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