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种下,还能拢几个钱。这蝗虫一天不安生,他们田地就没法种,这蝗虫连种子都要啃了。

他们打算先把辣椒这些拿去县衙卖了,再买些粮食囤一囤,怕今后粮食越来越贵,这蝗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到头。

【??作者有话说】

小虞:郑山辞是个老实人

Ps:把小侄子郑西柚改成了郑同初

90 ? 拜佛

◎郑山辞,你快来看◎

鹿乡村的邓大郎和邓二郎一大早就来到县衙的小门, 他们看了一眼大抵都是跟他一样带着辣椒、大豆、芝麻来卖的。

郭才正在统计他们拿出来的数量跟成色,然后给他们估价,基本上是没出差错。到邓家两兄弟那, 邓大郎还有些紧张, 这次他第一次来县衙卖东西。

郭才看都没有看他们,只让人把他背篓里的东西翻出来,报了斤数写下,“拢共二两五钱。”

两个人背了两个背篓就卖了二两五钱银子, 这钱太好赚了。两兄弟离开县衙小门,神色还是恍惚的。听兰龙村的村民说去年种药材才是赚了大钱。两个人背的背篓都是大的,而且为了少来一趟县衙,还把背篓里的东西压严实了,这个价格很合理。

邓二郎用余光看称重的文吏,他看见文吏没有作假。

他们去买了东西最后才到米粮店里, 心里很忐忑,有点担心粮食太贵了。出了蝗灾,商人们都会大肆涨价, 这毫无例外。

轮到他们排队时, 他们排的是徐家的店铺,伙计让他们先填下了户籍跟住址,他们有些懵,之前的人都是这样填的,他们也说了, 伙计还问他们家里几口人,不能说假话, 县衙会随机找人家去访问。

这来买个粮食怎么跟审犯人一样, 这还做生意么。

邓大郎还是把家里的情况说了, 粮店的人说,“陈米十九文,新米三十八文。你们今天可以买十斤米。”

“十斤陈米。”

原来陈米是九文,涨了十文,这涨得还不算太多,只是他们只能买十斤。两兄弟背着背篓离开粮店,他们听见几个书生对着县衙的告示栏在看什么。两兄弟都是不认字的人,也看不懂这上面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