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1 / 2)

妻子出去了,黄廷礼一个人坐在那里,此时屋子里没点灯,已经十分昏暗了。

他在昏冥中不知坐了多久,然后又像想起来什么一样,把那肿块拿到外头,在井边小心清洗,洗干净上面残留的桑木灰。

然后再切下一小块放进自己熬制的药汁中,过了许久,那肿块都没有什么明显变化。

他又走到外间拿起妻子每天都用的烧火棍,将烧黑的那头放进药碗里。

一个时辰过去,那肿块已经消散得无影无踪了。

“原来真的是这样,只需再加一味桑枝,”黄廷礼喃喃自语:“只需再加一味桑枝,继先的病就能治好了。”

这么多年他寻寻觅觅,还不如别人的一句指点。

那个仙源上来的年轻人,他可以读到圣心学宫,资质一定是远超自己的。

可当初自己因为没能被准许继续在仙源山学医,便认为是夫子们偏心,从那以后再也没回过仙源山。

现在看来,实在是自己资质不够才会被拒之门外。

他一直以为是别人的错,现在才终于明白错在自己。

于氏小心地走进门来,点着桌上的油灯。

灯火昏黄,把两个人的影子映在了西窗上。

黄廷礼想起两人新婚时对烛言欢的温情时光,再看如今的妻子憔悴衰老,心中罕见地涌起愧疚之情。

“这么多年,苦了你了。”黄廷礼想对妻子笑一笑,却发现自己已经不会笑了。

“吃饭吧,我去盛饭。”一直以来于氏都无怨无悔,她怜悯丈夫远比可怜自己要多得多。

于氏走进院子,把鸡鸭都赶进窝里,又把大门关上。

把一直放在锅里温着的饭端了出来,粗糙的黄米饭,配着蒸干菜,却也透着食物特有的甜香。

她端着饭菜走到里间,发现丈夫不知何时已经静静地躺在那里睡着了。

桌上放着一张新写好的药方,最后一位药是桑枝,后头又特别缀了个“炙”字。

二十几年了,黄廷礼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睡得安稳,他呼吸绵长,像个婴儿一样。

这一睡,就再也没醒来。

第306章 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好意他们又在路上走了三五天,也不过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没什么可赘述的。

这天傍晚远远看到一处镇子,走过去也就小半个时辰。

墨童道:“我跟前头的人打听过,前面这地方应该就是白山镇了。看来今晚咱们就得在这儿落脚了,不知这地方有没有像样些的客栈?”

苏好意跟着司马兰台也走了快上万里的路了,发现他真是享福受罪都耐得住。

锦衣玉食没见他有丝毫骄矜放纵,布衣蔬食也没皱过眉头。

一切都泰然处之。

光是这一点,就够苏好意佩服他一辈子了。

一路上天都阴着,他们又往前走了一射之地,开始下起雨来。

雨越下越大,路泥泞不堪。

墨童没有办法,只好就近找到镇子外的一户人家,想着先避避雨,等雨停了再往镇子里去。

苏好意和司马兰台从车上下来,她本来是要给司马兰台撑伞的,可还没等下车,伞就被司马兰台一手夺过去,另一只手将她拦腰抱了起来。

这是一处农家院落,小小三间泥瓦房。从大门口到屋门口铺了一条碎石路,比别处好走些。

雨点砸在伞面上,如羯鼓一般。苏好意的心却很平静,司马兰台是不想她淋湿才把她抱起来,他把自己当成兄弟或知己,是没有杂念的那种疼爱和照顾。

墨瞳冲在前头,拍响了门板。

好半天,门才打开。

开门的是一位鬓发银白的婆婆,墨童一边抹脸上的雨水一边说:“这位婆婆,实在不好意思,我们主仆三个赶路。本来要进镇子里投宿的,可雨太大了,路不好走,想在您这儿暂时避避雨,不知可行吗?”

婆婆听了,连忙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