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说今天屋里好?像少了点?什么,原来是大花不在?家!哈哈哈哈!”

家禽饲养员和家禽都不在?家,让夫妻俩着实轻松了不少。

第二天下班以后,叶满枝买了点?糕点?,坐车去?了老宅,看看吴家老两口,顺便?瞅一眼自?家逃学的小崽。

结果她刚进门,便?见到吴爷爷和吴玉琢正在?客厅里鼓捣什么机器。

“奶奶,他俩干嘛呢?”叶满枝问沙发上的吴奶奶。

“有言要看电视,老头子给她调呢。”

叶满枝跑到那个?机器旁边,实在?没看出这哪里是个?电视。

她去?广州的时候,在?音乐茶座外面见过电视机。

当时好?多市民?围在?一个?不大的盒子旁边看节目。

但吴爷爷搞的这个?,只有一个?小小的屏幕像电视,旁边接了一个?喇叭,后面的各种电线啊,零件啊什么的,都裸露在?外面,好?似被电视吐出来的。

叶满枝有点?好?奇地蹲到旁边,看老爷子鼓捣。

“爷爷,这个?真能?看到画面吗?”

“嗯,我们都看过好?几次了。”吴爷爷点?头。

吴玉琢给妈妈介绍:“周三、周五晚上六点?半到九点?有电视节目,周六晚上能?转播文艺演出。”

“今天周六,”叶满枝问,“那今天能?看到文艺演出呀?”

吴爷爷说:“不一定,得看话剧团、歌舞团有没有演出安排。”

吴玉琢比出两根手指头,炫耀道:“我昨晚看了《人?民?公社好?》和《科学世界》两个?节目!”

叶满枝配合地哇,羡慕了一下下。

她蹲在?旁边看吴爷爷摆弄了一刻钟左右,那个?小屏幕上总算出现了黑白画面,就是声音还丝丝拉拉的。

半成品电视机被摆在?吴爷爷的工作台上,由于电视屏幕太小,所有人?都要搬着小板凳坐在?跟前才能?看清楚。

吴玉琢熟练地帮太爷爷调整天线,不一会?儿功夫,声音和画面便?一点?点?清晰了。

今天电视台转播的是话剧团的节目《生活的赞歌》。

“这是不是我大姨的单位呀?”吴玉琢问,“能?看到我大姨表演吗?”

“够呛,你大姨去?年就转做幕后了。”

话剧还没开场。

电视机前的几人?与现场的观众,都要等待演员上台。

叶满枝问:“爷爷,这台电视机是您自?己发明的呀?”

“这可不是发明,就是组装一下。省大跟广播器材厂一起研制监视器,拆了两台进口监视器全都报废了,”吴爷爷用干瘦的手指敲敲电视屏幕,“我花三十?块钱把这个?买回来,自?己改个?电视机。”

叶满枝佩服道:“您可太厉害了!这电视机在?哪里都能?看吗?我家那边能?看不?”

她想让吴峥嵘也?研究研究电视机,给自?家也?鼓捣一个?。

电视机能?看到影像,比收音机有意思多了。

吴爷爷摇头说:“信号只能?覆盖滨江市中心这一片,军事学院有点?远了,未必能?接收到信号。”

叶满枝只能?遗憾作罢。

她当晚跟小崽一起留在?老宅看话剧,从六点?半看到九点?转播结束。

屏幕黑掉以后,她往家里打电话说:“公共汽车已?经末车了,我跟有言今天都留在?这边不回去?了,你自?己早点?睡吧。”

吴峥嵘:“……”

那边到底有什么魔力?,一个?两个?都不回家。

*

翌日的一整天,母女俩都没回家,抱着侥幸心理想等到晚上继续看电视。

不过,滨江电视台周日休息,她俩空等了一场。

叶满枝周一上班的时候,还在?惋惜自?家住得太偏僻了,接收不到信号,否则她说什么也?要督促吴峥嵘上进,给自?家组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