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承延懂其中门道,只看了一眼便将草纸小心收好。

这么珍贵的东西,按道理说不会轻易给别人看。

“真不知道你是从哪儿看来的。”

一开始陆承延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把握,现在嘛,能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

陆承延不再耽搁时间,“我立马去城里,找农机方面的师傅研究,这两天我不参与收割。”

苏娇娇郑重地说道,“陆承延,不管成功与否,我都感激你。”

“至于钱,就算把苏家的家底掏空,也是拿不出来的。”

“但我愿意赚钱后,一点一点还。”

陆承延笑起来,眸光温和,“等我的消息。”

苏娇娇回家后,把陆承延去县城找人做收割机的事情告诉了苏学海。

所有人都持怀疑态度,尤其是苏母。

“娇娇,你和陆同志实在太冲动了,此时正是需要人的时候,你怎么能放陆同志走呢?”

“我刚跟你爸已经商量好了,只额外请一个人,我们自己辛苦点,但钱方面能负担得起。”

陆承延一走,意味着苏家最少得请两人。

苏母急得团团转,“能不能去城里把陆同志找回来?”

苏娇娇沉默地摇摇头。

她大概知道去正阳百货公司能找到人,不过她并不想去打扰陆承延。

苏青突然出声,“二姐,你说陆承延是不是借着这个由头跑了?”

毕竟一开始苏家就没打算给钱,而是用粮食抵债。

陆承延家里穷,见挣不到钱,收麦子又太辛苦,心里一合计便跑路了。

苏青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我看错他了!”

苏娇娇睨了他一眼,“得了吧,最会偷懒的就是你。”

“我相信陆承延。”

“他一定会回来的。”

苏母纠结一番拿不定主意,“老苏,你给个话,我们到底怎么做?”

家里的主心骨还是在苏学海身上。

苏学海思忖了很久,“先请一人,以后辛苦大家每天多收一个小时,尽快把苏家的任务田收完。”

“后续就全力帮助知青们。”

“如果陆同志确认不回来了,我们再增加一名人手。”

苏母点头答应。

当晚,苏母便去镇上招工,找了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第二天一早就跟着苏家人上工了。

其他人看了都忍不住打听,“你家又请了一人?”

苏母笑着,“总要完成任务吧。”

为避免知青们稳不下心,苏母特地挑了个所有知青都在的时候,说明了下收割的计划。

陆承延离开的消息也一并说了,免得后面引起什么流言蜚语。

刘祁当即就表示怀疑,“陆承延走了,你们只请一个人,相当于还是只能把你们苏家的麦子收完,苏家嫂子,您是根本没考虑过我们这些知青吧?”

苏母早就料到这种情况,不慌不忙地把苏学海昨晚吩咐她的那些话说出来,才让知青们勉强信服。

日子一过就是五六天,期间,陆承延音信全无。

既没回村,也没捎任何消息回来。

苏青的脸色一天比一天苦,自家田里的劳作时间增加了,他晚上依旧还要去陈家帮忙。

大概是忙得人快疯了,苏青跟个炮仗一样,一点就着。

尤其是提到陆承延,苏青便骂道,“懦夫!”

“逃兵!”

整天叨叨着陆承延不会回来了,让苏娇娇死心。

苏娇娇不反驳,也不承认。

她希望陆承延回来。

但也知道事情强求不得。

在一个清晨,知青们又闹起来了。

以刘祁为首,纠集的七八个人拿着镰刀,到苏家的田里闹。

“你们说帮忙,一周过去了,你们都只顾着收自己的田,是不是不管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