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子钦叹:“佑儿嘴上不说,但我知道他心里老在盘算如何帮蔺敏减轻生前的罪孽,严司直的家人如今孤苦无依,佑儿虽说时时上门照料,却绝不忍心开口替蔺敏求得严司直一家的原谅,阿玉肯释怀,倒是一桩意外的造化……两个孩子都重情重义,阿玉尤其不易,历经两世苦厄,仍能性行纯善,这样的好孩子也是佑儿有福。敏郎也算有造化,明明是被他害过的人,却能以善念帮他渡化。
缘觉睁开眼睛,微微笑道:“恶壤中结出善果,两者皆有造化。偈云:‘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两个孩子只不过是不再自寻烦恼罢了。”
说着慈悲地望向蔺敏的墓碑:“人赠一枝莲,万境自如如(注)。希望此子……下辈子莫再心怀执念了。”
一声叹息未了,坟前佛号响起,宛如微微耸动的海浪,轻轻吹起碑前那青青如碧的野草,风声萧萧,凌空而起,伴随着那越来越洪亮的诵咒声,清风渐行渐远,再也未回过头。
***
晨雾散去,长安上空又见丽日晴天。
灞桥上,垂柳旁,聚满了前来送行的车马。
蔺承佑和滕玉意回成王府换过衣裳,这会儿双双立在桥上。
蔺承佑穿常服,背金弓。滕玉意为了方便赶路,特地换了一身绯色男子胡装,那团红色像一簇跃进春日画卷里的火,不只染红了蔺承佑的心头,也叫在场的每个人一见就心境开阔。
杜家人一早就来了。
“好玉儿,船上湿滑,少在甲板上玩耍。”
“大郎,这是姨母新做的点心,拿着路上吃。”
蔺承佑和滕玉意应了这个又接那个,简直应接不暇:“姨母,这也太多了,天气见热了,阿玉一个人再爱吃也吃不过来,我们收下这两盒,剩下的您留着给绍棠和阿姐吃。”
杜夫人努嘴:“这不是给玉儿的,是给你的。姨母知道你不爱吃甜,专门为你做了些清淡的咸口酥,发面颇费工夫,今早才做成。”
蔺承佑笑着收下:“那我可得好好尝尝姨母的手艺。”
滕玉意在姨母和表姐身边腻来腻去,蔺承佑早习惯了妻子这副憨态,在旁目不转睛瞧着。正热闹着,那头车轮辚辚,却是书院一众同窗赶来为滕玉意送行。
第一个下车的就是邓唯礼。
滕玉意和蔺承佑早上从城外回来,心中有如放下一块大石,此时再看到邓唯礼,再无五味杂陈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