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那靠山有多偏袒自己,起码要能在陆映面前护住自己的性命。
沈银翎一边拿毛巾擦脸,一边问道:“太后娘娘还在小坎寺吗?”
“去年
冬天皇姑姑染病去世,皇祖母这大半年都呆在小坎寺为她诵经祈福。”陆嘉泽回答,“沈姐姐,莫非你想去找皇祖母?皇祖母最疼我,我倒是可以为你引荐。”
沈银翎略一颔首,想起什么又叮嘱道:“你派人走一趟江南,找一位名唤王锋钰的玉匠,无论使用何种手段,都务必要拖慢他给沈云兮雕刻佛像的进度。”
虽然陆嘉泽不明白她要做什么,但还是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两天之后,沈银翎带着亲手抄写的佛经,直奔小坎寺。
小坎寺坐落在距离京城五十里外的苍龙山上。
陆嘉泽先进禅房和郦太后说了些吉祥话,才慢慢引出沈银翎。
郦太后微阖双目,轻轻捻动佛珠:“昭昭从甘州回了京城?”
“皇祖母,沈姐姐在三年前嫁给了甘州的一个县令,那县令调任京城,她就跟他一起回来了,我也是偶然在街上碰到沈姐姐的。闲聊之中我向她说了京城的近况,她得知皇姑母病逝,就亲手抄了几卷佛经,送来寺庙为皇姑母祈福。她如今就等候在外面,皇祖母可要见她?”
禅房寂静。
过了片刻,郦太后才道了声「可」。
沈银翎很快被嬷嬷引了进来。
她伏地磕头:“罪臣之女沈银翎,请太后娘娘安,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去了甘州三年,请安的规矩却还不曾忘。”郦太后示意嬷嬷扶她起来,“当年你就是京中最规矩得体的姑娘,若不是你父兄造孽,如今你已是哀家的孙媳妇了。”
“是臣妇没有福气。”沈银翎眼眶微红,“好在妹妹代替臣妇嫁给了太子殿下,妹妹是个极细心体贴的妙人儿,想来在侍奉太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事情上,与臣妇是一样的。太子殿下私下召见了臣妇几次,也夸妹妹懂事呢。”
郦太后没说话,唇角却往下压了压。
沈银翎看在眼里,便知她不喜沈云兮。
她心底对讨好郦太后又多了几分把握,恭敬地奉上佛经:“臣妇听闻贤孝长公主病逝,心中悲痛万分,特意为长公主抄写了几卷佛经,还请太后娘娘过目。若是妥当,臣妇想供奉在佛殿里为长公主祈福。”
郦太后翻开佛经,看清楚了上面的内容,不由面色凝重:“昭昭,这是……”
第59章 只怕娘娘将来再难怀上子嗣
陆嘉泽心惊胆战:“皇祖母,是不是沈姐姐写得不好?沈姐姐心中悲痛,一时没写好也是有的--”
“不。”郦太后打断他的话,“她写得非常好。”
陆嘉泽闻言,下意识凑过去看,不由呆住。
纸上用金墨写就的佛经,铁画银钩入木三分,笔笔慈悲却又字字狠戾,半佛半魔的书法风格,竟是天底下从未有过的,像是充满迷惘又像是参破一切,像是杀伐果决又像是悲天悯人,变幻无穷的笔调,仿佛藏着无限精妙!
根本不像是沈银翎这种年轻女子能写出来的!
郦太后头一回郑重地望向沈银翎:“你这一手字,可有什么说法?”
沈银翎侃侃而谈:“「花开两生面,人生佛魔间」,臣妇这几年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流放甘州的三年,不仅时时反省己身,也在闲暇时诵经拜佛,希望减轻父兄犯下的罪孽。「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臣妇以为,生是修行,死亦是修行;显赫风光是修行,落魄潦倒亦是修行。我于修行中自然见道,因此悟出了这一手字。”
“好,好,好!”郦太后连道三个好字,保养得宜的面容上满是慈悲怜悯,“你能悟到这些,可见流放的那三年磨砺了你的心性,对你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手字哀家很是喜欢,你把这卷佛经供在殿内,另外再替哀家誊抄几卷,哀家想拿去送给京中的挚交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