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正要点下“删除”的手指,在半路停住,然后移开。
抿了一下唇,又读了一遍信件的标题:
“致爱丽丝”。
有点奇怪的名字,是不是发错了?
她的网名是Lynn0119,不是什么Alice。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击了“打开”。
消息不长:
“你好 Lynn0119。很高兴能在这里认识你。我看了你写的故事,文字很美,但是主人公的内心似乎总有些迷惘。如果那些角色代表的是你本人,那么我想试试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告诉你要走哪条路吗? 那得看你要去哪里。”
林曼的呼吸顿住,胸口似乎有蝴蝶飞过,扑棱着翅膀,不肯安歇。
他最后说的那句,是她很久以前在自己小说中引用过的,《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爱丽丝第一次见到柴郡猫时的问话:
“Would you tell me, please, which way I ought to go from here? ”
该是怎样一个用心读过她的文字的人,才会记住?
撩愈【SP 1V1】十. 准备奔现
十. 准备奔现
于是,他们开始通过站内的聊天软件交谈。
他在网上的名字是Y。奇怪的单字母,极简,但是已足够彰显他在论坛上的元老地位。
如果是最近才注册的,那么系统一定会提示你这个用户名已经存在啦,你得改成Y12345,或者Y_酱酱酿酿之类的。
Y似乎是聪明又体贴的,他几乎从不会主动提起关于圈子的话题,只是单纯地和林曼聊生活。
林曼猜,他该是个阅历丰富的成熟男人。
Y涉猎的知识丰富广泛,却是一个绝好的倾听者,经常任凭林曼天南海北地聊,生活上的难处,学习上的压力,感情上的烦恼,从不擅自横加指点。
而且,他也从来没有问过林曼的身材,或者讨要过她的照片。
林曼会跟Y吐槽,美国的必胜客真是难吃,怪不得会被Domino’s全军碾压,大面积关店,跑到中国去开分店捞钱。
她也曾委屈地抱怨,有本地学生对中国人有stereotype(刻板印象)的偏见,小组辩论的时候不愿意和中国学生一组。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学生语言能力不好,表达方式也僵硬,会阻碍同组的人拿高分。
她还兴高采烈地跟Y讲,最近找了一份兼职,给一位在大学里修中文的外国学生做Tutor(家教),每天看他纠结于“妈麻马骂”和“的地得”,有一种大仇得报的快乐。
隔着屏幕,林曼第一次放开了自己,像是小孩子一样,无所顾忌的释放着真正的内心。
Y有时候很风趣,会讲笑话逗得林曼忍俊不禁。
比如,他说,自己以前学法语,那个时候喜欢跟老师抬扛,说法国人见面打招呼会叫对方是“笨猪”(Bonjour),朋友之间看着友好亲切却在分别时彼此骂“傻驴”(Salut),气得老师把他轰出了教室。
有时候,Y又很深奥,说一些让林曼极为感概的话。
他告诉林曼美国不是什么melting pot,而是一个marble box。不同颜色的玻璃弹珠不会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而是不停地互相碰撞,有的永远不会接受对方,有的撞得粉身碎骨变成粉末才会交融。
林曼和Y只用文字交流,没有语音或者视频过,也没有交换过照片,甚至连对方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
但他们却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脱离了世俗的隔阂,畅快甚至有些温馨地无所不谈。
如此过了一个多月,林曼几乎快忘了他们究竟是为何相识。
不久后的一天,林曼刚刚考下了驾照,因为还没有自己买车,便开了肖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