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味牛杂,要不吃这家吧,大一那年你就带我来过的,还记得不?”

施婳愣了下,下意识抬眸望了望门上招牌。

“行,那就这家。”

这是在京北很难得的一间地道香山澳牛杂档,施婳记忆中大概是她上初中的时候开业的,至今也有八、九年了。

店里只有两桌客人,有点冷清,她们扫码下了单,上餐速度也很快。

牛筋弹牙软糯,牛腩松软浓香,配上鲜香浓郁的汤底,宋时惜确实很爱这一口。

她虽然是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但莫名对粤菜相关的美食都很上头。

她一边吃,一边东张西望,随口笑说:“也真奇怪了,你一共带我来过三回,隔壁的沙县小吃和炸鸡店都人满为患,唯独就这家牛杂档总是没几桌客人,老板看着还挺悠哉的,感觉就是经济无压力的样子。”

“可能是不太合京北人的口味吧。”施婳也没多想,随口接话。

毕竟香山澳的饮食不算很大众,又有广式、港式这样影响力更大的招牌挡在前头,不是所有食客都能区分这三者的细微差别,因而香山澳牛杂在内地的市场本来就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