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几年前,泰山的小溪里,这种小鱼还是很常见的。

虽然数量不太多,没有成群结队的出现,但是只要水质清澈,没有被污染。

还是能时不时的在溪水的岩石缝里,发现赤鳞鱼的踪迹。

赤鳞鱼生性娇贵,喜欢清澈的山涧溪流,不耐高温不耐寒,水温高过二十八度低于二度,赤鳞鱼都会死,它们对环境要求极高。

它们是小型鱼类,天然环境中,最大长不过二十厘米,颜色似白金,有的呈红黑色,腹部白色,有些背部微显蓝色。

全身披满细鳞,体色会随环境而变化,或深或浅,对声音变化反应灵敏,行动敏捷,一遇到外界刺激即迅速逃入山涧岩石下。

即使是这种鱼一点儿也不好捉,可也难不住聪明的人类。

尤其是当地的老百姓,长期在泰山脚下生活,早就掌握了赤鳞鱼的生活习性,针对赤鳞鱼设计了多种捕捞方法,致使赤鳞鱼的数量锐减。

陈红还在回想小时候见过的赤鳞鱼模样,眼角余光中,她感觉潭底好像有一群大约一乍长的鱼群活动。

泰山赤鳞鱼!泰山赤鳞鱼!

陈红心中陡然一动,收回思绪,全神贯注观察水中的动静,哎呀!还真的是赤鳞鱼!

这群赤鳞鱼还不少,大约有三十几条,可能是冬天进食少,这群赤鳞鱼身形细长,肚子紧致,都瘦弱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