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想好了,他现在按最低标准给孩子抚养费。等他老了,也让于洋按最低标准给他养老费。
也不能说一分钱不出不养他,一报还一报,你怎么对孩子,就让孩子怎么对待你。
到时候他就是去法院起诉,于洋也不害怕。又不是不养他,饿不死算完呗!
想指着我儿子养老,那根本不可能。他现在不是家庭幸福,又生了个儿子吗?
等他老了,基本养老于洋最多也只需要出一半就行,反正他挣的钱都花在他二儿子身上了。
到时候他要是过分提要求,我就让于洋和他二儿子分家产。
他们一家真不要脸,我们娘俩也不是吃素的,胳应人谁还不会呀?
他呀,还是烧香拜佛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吧!到时候各过各的,谁也别牵扯谁最好了。”
村长和王二虎对视一眼,暗暗点头,陈红这孩子呀,让他们说啥好呢?
人家早就考虑到二三十年后去了,根本用不着别人替她担心。
以前他们大家都觉得,她和于海离婚是吃了大亏,听了她这番话,再看她现在过的日子。
谁吃亏还真是说不准呢!
于海这孩子在济南打工多年,觉得自己出息了。看不起老家的人,也看不起自己的媳妇。
搞外遇,闹离婚,好像觉得他多时髦多有魄力似的,看看人家陈红,出海一趟,顶他十几年不吃不喝挣的还多。
离了他这个杀猪匠,人家陈红还真不吃带毛的猪。
别以为村里人傻,上次来的那个周易,长相又高又帅,还满身正气是个军官,一看就知道是来找陈红的。
这段时间旅馆里住的周家三位老人,老太太的模样和周易相差不多。
都姓周,还都是从北京来的,肯定和周易有关。弄不好人家是来向陈红求亲的。
那老太太,暗戳戳的在村里打听定亲的流程,这还不是明摆的事吗?
说不定哪天,陈红只要一点头,人家娘俩就跟着进京了。
就是不进京,留在村里,陈红娘俩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她们的生活水平,天天下饭店也不过如此了。于照华父子没福呀!
第230 章 打工不容易
人穷命薄,担不起二两果木!要是当初不离婚,现在出门飞机汽车,进门小洋楼住着。
吃的好,住的好,还有大把的钱花,晴等着享福了。
媳妇漂亮又能干,要钱有钱,要本事有本事,活到这地步,真是做梦都能笑醒。
村长叹了口气,想到前几天和于照华打电话的事,“陈红,你做的对!于洋爷爷早就后悔了,他真不该离开于家村去济南呀!
他现在的身体也不太好,还得和亲家母一起照顾小孩子,也是真心不容易啊!
哎!管教不好孩子,老了老了,自己还得跟着吃瓜落受累呀。
二虎,你们两口子也记住,对孩子可不能心软放纵。
咱们这么大年纪了,指望我们挣钱养家是难为人,可是不能干重活了,也不能万事不管了。
千万不要放松对孩子的管教,这是咱们当老人唯一的用处了,得替孩子们掌好舵,当好家。
千万不能让孩子走上歪路,走错路连累老人和孩子都过不好呀!”
二虎叔直接点头:“我们会看好小峰的。我们家小峰听话,也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挣多挣少都拿回家来交给他娘,儿媳妇也听话孝顺,他们都没多大的胆子搞事。
我想着到年底再看看咱们的收入,要是一直这么稳定,明年我打算不让他出去打工了。
年轻轻的在外面打工,天天跟个盲流似的,吃不好睡不好让人看不起。
有时候工钱还不给结清,年年外面都有个几百上千的烂帐要不上来。
每年年底他去要帐,我都提心吊胆的。就怕他年轻气盛和人起了冲突挨了打。
唉!现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