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2)

苏留鑫就不说话了。

乔姨娘本是满脸希翼地立在计氏侧后方,紧紧盯着苏留鑫,但是听了计氏这话,面色就变得古怪起来,接连看了她好几眼。

原来苏静姗竟是识字的,计氏故意瞒着,就是为了先把册子拿给她看罢。乔姨娘心里很不是滋味。

计氏哪里不晓得乔姨娘心里在想甚么,但她才不在乎呢,她就是小心眼,怎么了,谁叫苏静姗才是她亲生的呢;再说册子是她出钱买的,她爱先给谁看,就先给谁看。

苏留鑫慢慢翻着“缘份册”,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在计氏的几次提醒过后,他干脆把册子塞进了袖子里,道:“我看姗姐挑的这几个还不错,待我得闲时亲自去打听打听。”

计氏听他这样说,就高兴起来,道:“劳老爷费心,那我们就等你的信,好去相看。”

苏留鑫点头,又提醒她道:“相看可以,但次数不能太多,不然人家会说咱们家姑娘太挑剔。所以你不要急,待我慢慢地打听着,等事情落实再相看不迟。”

他这话有理,计氏便不再说甚么。

乔姨娘见苏留鑫把苏静姗的亲事放在了心上,心里有些酸溜溜,连忙问道:“老爷,那我们二姑娘和四姑娘呢?”

苏留鑫一皱眉:“四姑娘年纪还小。”

乔姨娘急道:“四姑娘年纪是小,但二姑娘年纪可不小了,老爷,长幼有序,二姑娘的亲事定了,也才好给三姑娘慢慢挑不是?”

确是如此,就算在乡下,长姊不出嫁,妹子也是不好寻人家的,计氏为了苏静姗,便帮着她劝苏留鑫道:“老爷,你去打听册子上的人家时,一并帮二姑娘也看看,反正是一趟水的事。”

苏留鑫却沉了脸道:“你当二丫头是嫡女呢,瞧得上姗姐的人家,可不一定瞧得上她。此事我自有主张,你不用管了。”

乔姨娘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计氏面露同情,但心里还是有些高兴的,高兴苏留鑫到底不曾忘了嫡庶之别,还肯当着她的面落乔姨娘的面子。

苏留鑫才不管乔姨娘的脸色,竟把她给轰了出去,计氏觉着他做得过了,正想要说他几句,却听得苏留鑫状似不经意地开了口:“她娘,你们既然来了东亭,那家里的田产是谁在打理?”

计氏老实作答:“托给了她舅舅。”

苏留鑫“唔”了一声,又问:“那田契呢?”

计氏掏出贴身带着的一个油纸包,递到他面前,道:“都在里面,本就是带来给你的,这几天事多,忙忘了。”

苏留鑫一面去开那油纸包,一面道:“我也不要,都留给姗姐作嫁妆,我先替她收着。”

计氏对他的态度很满意,脸上就带了笑。

苏留鑫看着看着田契,却满脸失望:“怎么只有原先的那几亩?”

计氏才不想把实情告诉他,毫不犹豫地扯谎道:“就只有这些。”

苏留鑫道:“我怎么听说我不在家的这几年,你很是置了几亩田地?”

计氏听着别扭,不但一口否认,还问:“你也晓得你这几年都不在家?家里你管了甚么?还有你出门闯荡的那年,拿我的嫁妆换了盘缠,可还记得?”

苏留鑫听她提当年的嫁妆,马上不敢再问田契,左顾而言他。

计氏也不深究,只赶他到隔壁西屋去,苏留鑫有心要讨好她,哪里会去,揽了她的腰就朝床边走,计氏推了几下,没推动,也就随他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计氏天天追问苏留鑫打听的情况如何,苏留鑫每次都耐着性子跟她解释,东亭不比乡下,地方大,庭院深,不是那么好打听的,须得慢慢来。计氏虽失望,但无奈人生地不熟,也只能干着急。倒是乔姨娘,虽然那天让苏留鑫给了个没脸,但事后不知苏留鑫怎么安慰了她一番,竟又容光焕发起来,连走路都带着风。

这期间,计氏用两天的时间,花光了三天的伙食钱,苏留鑫没等她开口,就主动送了一两银子来,惹得万姨娘不快,害得乔姨娘失望。但因苏远光仍旧躺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