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姗点点头,又摇摇头,道:“厨子要找,但却不能急。厨房是重地,若不能找个知根知底的厨子,可是要坏大事的。”
刘士衡连连点头,道:“你七奶奶这话说得极对,厨子不能随便找,这事儿交给我了,待我四下里打听打听再说。”
才刚说了男主外女主内,这样快就想帮忙?苏静姗本欲打趣他几句,但一想到她初到京城,可谓是人生地不熟,而刘士衡好歹在京城念过几年书,比她好熟多了,所以找厨子这样的大事,还是交给他比较妥当。于是便笑着冲他点了点头,以示感谢。
他两人接连着点头,杨柳却是犯起了愁:“厨子可以慢慢地找,但饭却是顿顿都要吃,没有厨子,下午的点心可怎么办?晚饭可怎么办?”
刘士衡一听,也犯起了难,想了一会儿,同苏静姗商议:“要不下午的点心就去外头买?反正你要吃京城风味的。晚饭么,我带你去酒楼吃好了。”
苏静姗却摇头,道:“今天可以出去买点心,到外头上馆子,那明天呢,后天呢?谁也不能保证厨子甚么时候能寻到,我们总不能天天都在外面吃罢?”
“那怎么办?”刘士衡和杨柳异口同声地问。
第一百四十八章帽铺
第一百四十八章帽铺
苏静姗理所当然地道:“我们只不过是搬出来另过,又没有分家,既然新宅没有开火,那自然就得回安福胡同去吃公中的饭。”
刘士衡先是一愣,随即抚掌大笑:“好,好,这才是我刘士衡的娘子。”
杨柳亦道:“七奶奶英明,就该去安福胡同吃,没得您辛苦赚钱养活一家老小,供他们吃供他们喝,倒头来却要自己去外头吃的道理。”
“那就这样定了,在厨子找到之前,我和七少爷都去安福胡同吃饭,随行的下人也一并在那边吃,至于其他人,就自己开火罢,你们这好几个人,总有会做饭的。”
杨柳笑着点了点头,道:“我们的手艺,虽说不敢做了菜端上来给七少爷七奶奶用,但自己吃吃还是没有问题的。”说完,便退了下去,一面使人通知新宅中下人,一面亲自到前面寻了个小厮,叫他去知会安福胡同一声儿。
那小厮去后不久,便骑马飞奔回来,把安福胡同那边的意思告诉了杨柳;杨柳得了信儿,又来回禀苏静姗,道:“七奶奶,老太太听说您和七少爷这几天要去安福胡同那边吃饭,很是高兴,说才刚得了几样京城里的新鲜点心,正想请你们过去尝尝呢,就算你们不去说,她也是要叫人来唤的。还说她年纪大了,就怕儿孙不陪在身边,若是新宅这边的厨子不好找,就别找了,天天回安福胡同吃饭正好。”
“谢老太太惦记了。”苏静姗最是个投桃报李的人,见老太太给足了他们面子,便穿戴整齐了,叫刘士衡引路,往离他们新宅最近的铺子里去。当然,没有忘记戴上京城女眷出门必备的帷帽。
这是一家帽铺,专门卖各式帽子,确切的说,是卖各式男人戴的帽子。至于女帽,因为京城女人出门逛街有种种限制,所以卖得并不好,因而他们并未涉足。
马车停在了店铺前,但苏静姗并未马上下车,而是挑开车帘,望着那店门,足足望了有两盏茶的功夫。刘士衡觉着奇怪,问道:“姗姐,你这是作甚么?虽说这是家男帽店,但你戴着帷帽,这会儿人也不多,要进去还是可以的,再说还有我陪着你呢。”
“你也发现人不多了?”苏静姗出声道,“我看了这一会子,也没见几个人进去,看来咱们这店里的生意不算太好呀。”
刘士衡对这家店也不算熟悉,犹豫着道:“或许这时候是淡季?”
苏静姗不同意,道:“此时是冬季,而且马上就要过年了,正是买顶保暖御寒的新帽子好过年的时候,怎么可能是淡季?”说完,朝外面街道指了一指,道:“你看,这时候街上人来人往,正是热闹的时候,而且有的店亦是顾客盈门,并不存在没人逛街的问题,所以,就是这家店生意不好,没有别的。”
刘士衡听她说着,